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问公叔文子公明贾曰:“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

子曰:“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真实、不虚。
B.以告者也 过:犯错误。
C.人不其言 厌:满足。
D.疏食饮水 饭:吃。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问公叔文子公明贾曰 
②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③义然后取,人不厌取 
④乐亦在中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小题3】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B.以告者过也
C.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D.见义不为,无勇也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09 09:0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 也》)
子贡曰:“管仲④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⑤。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⑥也,自经⑦于沟渎⑧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
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④管仲,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经鲍叔牙保举,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卿。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⑤“被”,通“披”;“左衽”,衣襟向左边开,这时狄夷的打扮,形容落后的少数民族。⑥诚信,遵守信用。⑦自经,自缢,上吊自杀。⑧渎,小沟渠。
(1)这两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的内涵是什么?请用第一段选文的原文 回答。
(2)孔子认为“仁者”应该有哪些表现?请结合上面的两段话作具体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