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子欲之     而在萧墙之内也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C.则修文德以来之   何以伐为
D.不患贫而患不安   固而近于费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既来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D.吾恐季孙之忧
【小题3】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小题4】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  __ 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26 08: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虽回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注释)①目:纲目,条目,具体要点。
【小题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
B.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
C.“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谈到自己虽然不聪敏,但请老师孔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小题2】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故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将者,且也。不言已圣,言且圣者,以为孔子圣未就也。夫圣若为贤矣,治行厉操,操行未立,则谓且贤。今言且圣,圣可为之故也。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当子贡答太宰时,殆三十、四十之时也。
魏昭王问于田诎曰:“寡人在东宫之时,闻先生之议曰‘为圣易’有之乎?”田诎对曰:“臣之所学也。”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乎?”田诎曰:“未有功而知其圣者,尧之知舜也。待其有功而后知圣者,市人之知舜也。今诎未有功,而王问诎曰:“若圣乎?敢问王亦其尧乎?”夫圣可学为,故田诎谓之易。如卓与人殊,禀天性而自然,焉可学?而为之安能成?田诎之言“为圣易 ”,未必能成,田诎之言为易,未必能是;言“臣之所学”,盖其实也。
圣可学,为劳佚殊,故贤圣之号,仁智共之。子贡问于孔子:“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由此言之,仁智之人,可谓圣矣。孟子曰:“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六子在其世,皆有圣人之才,或颇有而不具,或备有而不明,然皆称圣人,圣人可勉成也。孟子又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已则已,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之圣人也。”又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之者,莫不兴起,非圣而若是乎?而况亲炙之乎?”夫伊尹、伯夷、柳下惠不及孔子,而孟子皆曰“圣人”者,贤圣同类,可以共一称也。宰予曰:“以予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孔子圣,宜言圣于尧、舜,而言贤者,圣贤相出入,故其名称相贸易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且圣者,以为孔子圣未就也 就:靠近,成为
B.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    知:知识
C.言“臣之所学 ”,盖其实也 实:符合实际
D.圣贤相出入,故其名称相贸易也 贸:交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言且圣,圣可为之故也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B.然则先生圣乎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我学不厌,而教不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以予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B.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C.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D.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宰向子贡问孔子是不是圣人,子贡认为孔子己经是圣人,因为上天让他多才多艺。
B.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意思就是自己到了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能明辨是非真假。
C.田诎认为,尧在舜还没有作出功绩前就能知道舜是圣人,而一般人等到舜有了功绩后才知道舜是圣人。
D.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能做到可以做官就做官,做不成官就不做,能做多久就做多久,该离开就赶快离开。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卓与人殊,禀天性而自然,焉可学?而为之安能成?
(2)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