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人不而不,不亦君子乎?”(《学而》)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说:说明B.乐:音乐
C.知:知识D.愠:恼怒
【小题2】对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5 01: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 也》)
子贡曰:“管仲④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⑤。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⑥也,自经⑦于沟渎⑧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
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④管仲,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经鲍叔牙保举,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卿。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⑤“被”,通“披”;“左衽”,衣襟向左边开,这时狄夷的打扮,形容落后的少数民族。⑥诚信,遵守信用。⑦自经,自缢,上吊自杀。⑧渎,小沟渠。
(1)这两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的内涵是什么?请用第一段选文的原文 回答。
(2)孔子认为“仁者”应该有哪些表现?请结合上面的两段话作具体回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

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注)①聝(ɡ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熏:香草。莸:臭草。③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必也地千里 攘:夺取
C.挺刃交  兵:士兵
D.之以礼乐 导:教导
【小题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B.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C.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D.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表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B.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C.孔子赞赏子路之“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D.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