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衿:衣领。②嗣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③佩;佩玉的绶带。④挑兮达兮:就是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⑤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得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B.“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女子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
C.全诗共三章,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思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D.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候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得益于诗中大量心理描写的运用。
【小题2】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9 06:5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杖蓧  荷:背负。
B.植其杖而 芸:除草。
C.明日,子路行以告  明日:第二天
D.行其也  义:正义。
【小题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拱立 
②欲洁其身,乱大伦 
③长幼节,不可废也 
④道不行,已知之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是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上述文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B.丈人带讽刺的话语,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自认为比孔子高明,德行比孔子高尚。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C.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D.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出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厉的批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2)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能为之大?”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尔 浴
B.子路率尔对曰 字幼孩
C.夫子哂之   始生,一寸之萌耳
D.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为国礼,其言不让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春者,春服既成
C.乎舞雩
D.妪,先大母婢也,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