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之有 厌:讨厌
B.若不秦 阙:侵损、削减
C.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 与:结交,亲附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退兵。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01 08:04: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踢。”

(选自《国语·晋语八》)

注释:①叔向:晋国大夫。韩宣子,名起,晋国正卿。后文提到的郤昭子,也做过晋国的正卿。②栾武子:栾书,晋国上卿,一卒之田:一百顷土地(古称一百人为一卒),这只是上大夫的俸禄,上卿的俸禄应为五百顷(一旅之田)。③桓子:栾武子的儿子栾黡(yǎn),晋国大夫,后文提到的“怀子”,即栾盈,是栾黡的儿子。④离:通“罹”,遭受,这里有受牵连的意思。⑤绛:晋国故都。⑥桓叔:韩氏的祖宗。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德行,顺其宪则 宣:发扬
B.诸侯亲之,戎、狄怀之    怀:怀念
C.恃其富宠,以于国 泰:骄恣、奢侈
D.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大矣 宠:荣耀
【小题2】对下列短语中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贷居贿 居贿:积蓄财物
B.贪欲无艺 无艺:没限度
C.而无其实 其实:他的实权
D.行刑不疚 不疚:无过失
【小题3】将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都属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为”的一组是(   )
①无一卒之田    ②顺其宪则    ③行刑不疚
④修武之德 ⑤有栾武子之贫 ⑥忧德之不建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向诚心希望韩宣子不嫌贫穷并能施行栾武子那样的德行。
B.曾经显赫一时的郤昭子及其家族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德行沦丧。
C.叔向以桓子食婪骄横终遭祸殃的事例教育韩宣子应安贫乐道。
D.韩宣子认为是叔向的开导拯救了自己,表示世代铭记他的恩惠。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2)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
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掌天地之祭礼,考百官之政事。诸侯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卿大夫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治其家事。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取材于《国语·鲁语下》)
注释:①歜(chù),即公父文伯。穆伯之子,季氏族人,鲁国大夫。②季孙:季康子,季氏宗主,鲁国权臣。③辟:惩罚。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惧干季孙之怒也 干:触犯
B.择瘠土而处之 处:惩处
C.男女效绩   效:献出
D.弟子志之   志:记
【小题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居,吾语女 语:告诉
B.故长王天下 王:帝王
C.淫则忘善 淫:过分,无节制
D.愆则有辟 愆:过失
【小题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鲁其亡乎   皆衣其夫
B.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 吾冀而朝夕修我
C.沃土之民不材 仲尼闻之曰
D.先王之训也 今我,寡也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
他会认为我不能好好侍奉您呢
B.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人不趋向道义,是由于勤劳
C.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晴天劳动,雨天休息,没有一天懈怠
D.社而赋事,烝而献功
春季祭祀土地后就开始耕种,冬季祭祀时就献上谷物等祭品
【小题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公父文伯认为母亲绩麻会让季康子误以为自己不孝。
B.文伯之母认为贪图安逸会让儿子断送前程甚至丧命。
C.各个阶层的男人女人都要劳作,既须劳心又须劳力。
D.孔子认为文伯之母不逾越礼法是对的,值得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