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缒(zh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2-17 09:4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厌之有  厌:讨厌
B.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陪邻?
B.郑知亡矣 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贰于楚也 尝为晋军赐矣
D.无能也已 且尝晋军赐矣
【小题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敬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D.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激愤,羽声声调悲凉。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1)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宝。楚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乎鬼神,顺道其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取材于《国语·楚语》)

(2)范宣子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貳,则子家坏。何没没也!将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貳尔心’,有令名也夫!恕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取材于《左传》)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顺道其恶 欲:喜好
B.有不之备 虞:预料
C.夫诸侯之贿 贿:贿赂
D.无亦是乎 务:致力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宝   范宣子政下
B.楚所宝者 则子家坏
C.叙百物   恕思明德
D.何宝之   将用贿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简子鸣玉以相
赵简子主持礼仪,他的佩玉叮当作响
B.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
因成天阿谀奉承而失信于敝国国君
C.是以远至迩安
因此远方诸侯来归附,近邻诸侯能安心
D.而谓子‘浚我以生’乎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
②宣子说,乃轻币
【小题5】下列与子产“德,国家之基也”一句所体现的思想,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B.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C.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D.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小题6】请分别概括王孙圉与子产的观点,并选取其中一人的观点,结合现实,谈谈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注),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焉。”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顿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注)寤生,难产。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B.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C.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D.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叔段,在兄弟之中年岁小,故称“叔段”。古时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
B.辛丑,干支之一,古代常以干支纪日,从甲子开始到癸亥,六十天为—周,循环记录。
C.黄泉,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古代认为天玄地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
D.《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传,指为人物作传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其母,因此姜氏不喜欢他,想立另一儿子共叔段为君位继承人。尽管她急切地向武公请求,但武公没有答应。
B.共叔段在自己封地京城,修治城郭超过先王规制,并贪得无厌,不断侵占他地,竟至偷袭郑都,结果被庄公击败.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再取之,说明庄公颇有谋略.
D.庄公粉碎共叔段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与其母相见,不久就后悔,后经颍考叔出谋划策与母相见,说明孝在当时是受推崇的美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撤走)
B.夫晋,何之有?(讨厌)
C.焉用亡郑以邻(增加)
D.行李之往来,其乏困(供给)
【小题2】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从属二主)
B.以乱整,不武(容易)
C.之(答应)
D.使杞子、逢孙、杨孙之,乃还(戍守)
【小题3】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古代对人的尊称)
B.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
C.阙秦以利晋,君图之(只有)
D.吾还也(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小题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秦王说,与郑人盟。
D.以乱易整,不武。
【小题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小题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类型为意动用法的句子是()
A.晋函陵,秦氾南
B.缒而出,见秦伯
C.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D.焉用郑以陪邻
【小题7】翻译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