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B.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C.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D.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庙号,如刘邦被称为汉高祖、李渊被称为唐高祖。
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陛下, 陛,原指帝王的宫殿。陛下后来变成了尊称帝王的称谓。
D.流涕,指流泪。古代的“涕”一般指眼泪。而“泗”指鼻涕。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B.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独自一人进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C.文章结尾部分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依附他人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D.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7 08:3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游侠列传序(节选)

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厄困,即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选自《史记》)

(简注)①学士:指儒家学者。②“至如”三句:指汉代公孙弘、张汤等人。公孙弘以儒术为武帝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皆以阿谀人主而闻名当世,为作者不满。春秋,泛指史书。③季次、原宪:皆孔子弟子。季次生平未曾出仕。原宪曾居于乱草穷巷而不以贫为耻。④闾巷:里巷,指民间。⑤独行:指独守个人的节操而不随波逐流。⑥轨:合。正义,此指国家法令。⑦拘学:拘泥于教条的学者。此指季次、原宪之类。以下的话是反话。⑧卑论:放低论调。侪俗:混同于流俗。侪:同类、同辈。⑨设:建立。这里是重视的意思。然诺:信守诺言。⑩间者:杰出的人。⑪要:要之,总之。
(阅读指要)

游侠是出身于下层的,除暴安良的英雄,他们讲信义,救危难,不畏强暴,往往干犯当时政府的法令,儒墨法三家都轻视游侠,当政者反对游侠,唯独作者力排众议,立传加以歌颂,态度鲜明,显示了不同寻常的见解和胆识。文中以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的儒者季次、原宪作为陪衬,极力阐明游侠高尚和可贵的品行,读后令人折服。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无可言者(______)   (2)褐衣疏食不(______)
(3)而弟子之倦(______) (4)羞其德(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多”与“盖亦有足多者焉”句中“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受母钱帛,不堪母驱使B.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
C.而智勇困于所溺D.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
【小题3】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读书怀独行君子B.而弟子志不倦
C.而布衣徒,设取予然诺D.诚使乡曲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B.一夫呼,乱者四应
C.洞天石扉,訇然D.赢得仓皇
【小题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2)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1】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②④⑥⑧B.①②⑤⑥C.①③⑤⑦D.①④⑤⑧
【小题2】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脱身独去,已至军矣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霸上。②常以身蔽沛公。③范增数项王。④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⑥项伯杀人,臣之。⑦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A.①②⑤/③④/⑥⑦B.③⑥/⑤⑦/①②④
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①③④/②⑤⑦/⑥
【小题4】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群臣侍殿上者   ④何厌之有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大王来何操 ⑨具告以事   ⑩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②⑤/④⑥⑩/③⑦/⑧⑨B.②⑥⑦/③⑨⑤/①⑩/④⑧
C.①⑤⑩/②⑥⑨/③⑦/④⑧D.③⑥⑧/⑤⑦/⑨②④/⑩①
【小题5】下列对古代文化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中国古代宫室内的座次,都如鸿门宴中安排,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B.后人以《尔雅•释器》及考古发掘出土的圆玉为依据进行分类:玉璧,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圆玉;玉玦,周边有一个缺口的圆玉。
C.古代交往行礼,分各种礼,拜、顿首、再拜、作揖等,其中最轻的是作揖。
D.诸侯,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小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万物殷富,政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
C.政一家 由:如同
D.人众车 舆:众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小题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同类题4

阅读司马迁的《鸿门宴》(节选),完成后面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毋内诸侯 内:接纳
B.素善留侯张良   素:向来
C.吾得兄事之 事:事情
D.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小题2】下面加点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臣为韩王送沛公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孰与君少长 失其所与,不知
D.且为之奈何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小题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D.“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一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B.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C.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D.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小题2】下面句中画线字的解释,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汉王 项羽曰 范增 目项王
B.汉王欲 而西归 以为流觞曲水
C.汉王伤胸, 扪足曰   项伯 夜驰之沛公军
D.遂 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问征夫 前路
【小题3】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楚汉相持很久,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却归纳了项羽的十条罪状,不屑应战。
B.项羽听完话很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刘邦胸部。刘邦为迷惑对方,假装伤了脚趾,在重伤的情况下,还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
C.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未遵守约定,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进击楚军,最后在垓下之战中消灭了项羽。
D.项羽与刘邦在楚汉之争中,互有输赢。由于项羽有着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等缺点,而刘邦能够遇事冷静,多听谋士意见,最终刘邦夺得天下。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
(2)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