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经略宋公惠父
刘克庄
余为建阳令,获友其邑中豪杰,而尤所敬爱者曰宋公惠父,讳慈。
公少师事考亭吴公雉。既入太学,西山真公德秀衡其文,见谓有源流,出肺腑,公因受学其门。
调鄞尉,未上,丁外艰。再调信丰簿。秩满,南安境内三峒首祸,毁两县二寨,环雄、赣、南安三郡数百里皆为盗区。臬司叶宰惩前招安,决意剿除,节制司辟公。时副都统陈世雄拥重兵不进。公趋山前,先赈六堡饥民,使不从乱。乃提兵三百,破石门寨,俘其酋首。世雄耻之,逼戏下轻进,贼设覆诱之,兵将死者十有二人。世雄走赣,贼得势,三路震动。公欲用前赈六堡之策,臬使,数移文仓司。魏仓司大有置不问,闻公主议,衔之。公率义丁力战,破高平寨,擒谢宝崇,降大胜峒曾志,皆渠魁也。三峒平,幕府上功,特授舍人官。
闽盗起,诏擢陈公为招捕使,檄公与李君华同议军事。主将王祖忠意公书生,与约分路克日会老虎寨。王、李全师从明溪,公提孤军从竹洲,且行且战三百余里,卒如期会寨下。王惊曰:“君智勇过武将矣。”军事多咨访。公外攘却,内调娱,先计后战,所向克捷,百年巢穴一空。
辟知长汀县。旧运闽盐,逾年始至,吏减斤重,民苦抑配。公请改运于潮,往返仅三月,又下其估出售,公私便之。
擢司农丞,知赣州。劾免。起知蕲州,道除提点广东刑狱。南吏多不奉法,有留狱数年未详覆者。公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囚二百余。移节江西,赣民遇农隙率贩盐于闽、粤之境,名曰盐子,各挟兵械,所过剽掠,州县单弱,莫敢谁何。公鳞次保伍其出入,奸无所容。
进直宝谟阁,奉使四,皆司臬事,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阎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
(选自《全宋文》,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趋山前     亟:屡次
B.与约分路克日会老虎寨  谩:随便
C.臬使,数移文仓司 白:禀告
D.其出入 讥:查问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国立最高学府。汉武帝时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宋代隶属国子监。
B.丁艰:古丧制名,指遭逢父母丧事。遇父丧为“丁内艰”,遇母丧为“丁外艰”。
C.保伍: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以此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路:宋元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相当于明清的府。
【小题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
公 下 条 约 立 期 程 阅 八 月 决 辟 囚 二 百 余。
【小题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雄耻之,逼戏下轻进,贼设覆诱之,兵将死者十有二人。
(2)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小题5】根据第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宋慈能够平定三峒之乱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8 02:3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蓬莱·归故山
王沂孙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注)①王沂孙号碧山,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宋亡之后,王沂孙仕于元,曾出任学官。此词是作者解除庆元路学正的职事,回到故乡绍兴时的作品。②屧:木底鞋。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词从秋景写起,首句运用倒装手法,写西风似乎知道主人要归来,所以殷勤地打扫门径以示欢迎。
B.“黄叶凋零,白云萧散”即西风吹得黄叶凋零,白云冷清离散。“凋零”“萧散”正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
C.“翠蛾眉妩”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描绘故山的山容,以“翠蛾”“眉妩”写山峰状貌,可谓新颖。
D.作者回归故乡,登上山峰观赏景色,面对美景,感到赏心悦目,愁思愁绪早已被抛诸脑后。
E. 本词抒写了生活感受,含蕴丰富,不发空言,表达委婉,耐人寻味,体现了“深”与“厚”的词作特点。
【小题2】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是隐微复杂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