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各题。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①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②公主琵琶:指汉朝公主远嫁鸟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③“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④蒲桃:即葡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军行”本是乐府旧题,而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建业。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B.三、四句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赶路的行人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C.诗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中,诗人采用比兴手法,使用“夜夜”“双双”叠词,有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D.诗中写征夫之苦,不采用客观叙述角度,而采用第一人称,仿佛如在眼前,真切感人。
【小题2】有人说“幽怨”是本诗诗眼,你同意吗?请简析你读出了哪些“幽怨”之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04 09:4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B.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C.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D.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典”“坟籍”为古典典籍通称。
B.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指经考试合格后录取,“对策高第”指获第一。
C.阙原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可借指宫廷;“献书阙下”是指到宫廷等待皇帝接见献书。
D.契丹原是我国古代民族之一,以游牧生活为主,十世纪初由耶律阿保机统一后建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子昂初不读书,后立志读书。他起初凭着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行侠仗义;后曾经进入地方学校,树立志向,几年之内,通学各种书籍。
B.陈子昂状貌丑陋,凭言辞受任。他身材短小,貌不惊人,人缘不好;说起王道霸业之类的谋略、君臣关系,言辞激昂,赢得了皇上的重视。
C.陈子昂懂得军事,敢于进谏。在武攸宜麾下,因言辞恳切率直,他分出部下万人率领作前锋的请求没被允许,后武攸宜接见他而闭口不言。
D.陈子昂有志修史,赍志而没。他痛惜国史杂乱,准备编写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的史书,提纲粗略地确立了,因父亲去世而中止。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
(2)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后主讳纬,武成皇帝之长子也。帝幼而令善,及长,颇学缀文,置文林馆,引诸文士;而言语涩呐,无志度,不喜见朝士。自非宠私昵狎,夫尝交语。性懦不堪,人视者即有忿责奏事者,虽三公、令、录莫得仰视。皆略陈大旨,惊走而出。每灾异寇盗水旱,亦不自贬损;唯诸处设斋,以此为德。雅信巫觋,解祷无方。
初,琅邪王举兵,人告者误云库狄伏连反,帝曰:“此必仁威也。”又斛律光死后,诸武官举高思好堪大将军,帝曰:“思好喜反。”皆如所言,遂自以策无遗算,乃益轿纵。宫掖婢皆封郡君。宫女宝衣玉食五百余人。一裙直万匹,镜台直千金。竞为变巧,朝衣夕弊。承武成之奢丽,以为帝王当然。乃更增益宫苑,造偃武修文台。其嫔嫱诸院中起镜殿、宝殿、琦瑁殿,丹青雕刻,妙极当时。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暖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又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未成,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狗则饲以梁肉,马及鹰犬有“仪同、郡君”之号。鹰之入养者,稍割犬肉以飼之,至数日乃死。又于华林园立贫穷村舍,帝自弊衣为乞食儿。又为穷儿之市,躬自交易。尝筑西鄙诸城,使人衣黑衣为羌兵,亲率内参临拒,或实弯弓射人。自晋阳东巡,单马驰鹜,衣解发散而归。又好不急之务,曾一夜索蝎,及旦,得三升。特旁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征夕办,当势者因之,贷一而责十焉。赋敛日重,徭役日烦,人力既殚,帑藏空竭。乃賜诸佞幸卖官,或得郡两三,或得县六七,各分州郡。于是州县职司多出富商大贾,竞为贪纵,人不聊生。自邺都及诸州郡,所在征税,百端俱起。凡此诸役皆渐于武成,至帝而增广焉。然未尝有帷薄淫秽,唯此事颇优于武成云。
初,河清末,武成梦大蝟攻破邺城,故索境内蝟膏以绝之。识者以后主名声与蝟相协,亡齐征也。又妇人皆剪剔以著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为之,于四远。天意若曰:“元首翦落,危侧,当走西也。”又为刀子者,刃皆狭细,名曰尽势。游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且唱曰“高末” 。高末之言,盖高氏运祚之末也。然则乱亡之数,盖有兆云。
(选自《北史•本纪•卷八》,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幼而令善 令善:才德美好
B.以此为德 修:修养修行
C.凡此诸役皆于武成 渐:熏陶影响
D.于四远 被:覆盖传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诸文士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
B.奏事者 闻道也固先乎吾
C.宫女宝衣玉食五百余人   假舟楫非能水也
D.马及鹰犬有“仪同、郡君”之号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叙述后主在处理突发祸患时,只在各处设置斋戒,同时笃信巫术,但对禳求凶害却束手无策,初步刻画了一个治政能力平庸的君主形象。
B.后主承袭武成帝的奢靡,后宫花费惊人;又大兴土木,更新和添加偃武修文台。不爱惜物力,不体恤百姓,日后导致国家败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C.文章体现了史家直书特点,既交待后主少时良善、成人爱学写文章、有一定策算能力的事实,也记载了其奢靡无度、征收重税、卖官鬻爵的荒唐。
D.本文叙述了后主的生活与治政情况,所选材料能较好反映传主的性格特点与治政能力,文简事丰,剪裁合理,体现了传记体史书写作的传统特色。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暖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宠私昵狎,未尝交语。性懦不堪,人视者即有忿责。
(2)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征夕办,当势者因之,贷一而责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