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阙 题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②刘昚(shèn)虚,唐代,诗人。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小题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由白云尽”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首句藏过前面爬山的一大段文字,省掉许多拖沓。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
B.“春与青溪长”写诗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悠长了。
C.全诗都用景语织成,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D.全诗按空间顺序写来,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不仅写出了自己山居的闲适,也写出了山中别墅主人隐居的幽趣。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08 12:1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晚登龙门驿楼

许浑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注释)①龙门,相传为夏禹治水时开凿。②据传,鲤鱼跃过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无法跃过者,则“曝鳃点额,血流此水。”③膺门,东汉李膺礼贤下士,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小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晚登驿楼,由眼前龙门胜景,追忆大禹开山疏水之功。“万古人知”流露出对大禹千秋壮举的仰慕。
B.颔联写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视线由远及近,青色的山岭从远处将大地一分为二,洪流从高处泻下,生动地展现出龙门一带的雄伟气势。
C.颈联诗人想象传说中的鲤鱼跃龙门的景象,其中“风云”“波浪”写的是龙门一带风云迭起、大浪滔天的自然景观。
D.“波浪无程尽曝腮”明写虽有滚滚波涛,但那些未能跳过龙门的鲤鱼全都“曝腮”无路可走,暗写自己仕途遭遇了重大挫折,从此没了前程。
E.全诗多处使用典故婉转抒怀,既凝练贴切,又和谐自然,深得用典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的高妙。
【小题2】面对眼前胜景,诗人为什么在晚山秋树之下“独徘徊”?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