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①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②伏腊: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以刘备的故事开头,紧扣“咏怀古迹”,交代了咏怀的具体地点和所咏对象。
B.诗歌首联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兴大业一蹶不振。
C.颔联两句采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先写看到的旌旗猎猎,然后再写所看到的宫殿的荒芜破败。
D.“岁时伏腊”写出了如陆游《游山西村》里“腊酒浑”的丰年热闹,人们仍然祭祀着蜀主。
E. 尾联写老百姓对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二人,一体对待,同样尊敬。含蓄蕴藉,令人深思。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23 07:1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小题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小题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 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
【小题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