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李白二首(其二)
杜 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公元758年,李白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遇赦,回到江陵。当时杜甫远在北方,尚不知李白已遇赦放还,忧思深重,写了两首记梦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游子”指李白。见浮云而思游子,是常见的诗家语,李白就写过“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诗句。
B.诗中描写了作者与李白梦中相见的情景,从外貌、动作、心理等多个侧面刻画了李白形象,暗示了李白处境之险恶。
C.长安权贵满城,只有李白独自憔悴。纵使他恃才傲物,也不应责罚如此苛严。作者为李白的际遇发出深深的叹息。
D.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对李白的崇高评价,所蕴含的不平之气兼含着诗人自身的身世之叹。
【小题2】诗中“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在写法上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25 05:0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③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④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美酒聊共挥”一句描绘出宾主欢言笑谈、畅饮畅聊的欢乐的场景。
D.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格律诗的特点。
B.“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
C.“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D.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探访友人的琐事人情,但却依然表现出李白诗歌朗俊豪爽的风格。
【小题3】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