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归石湖
[南宋]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淳熙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
B.颔联第二句写一只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夜宿,显得有些孤单落寞,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
C.颈联第一句写诗人信步行走在石湖畔,因为路是旧时认识的,所以不必担心走错,照应了诗题中的“归”二字。
D.颈联第二句写自己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的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自己从前的邻居,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
【小题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0 11:08: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八归
史达祖①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②。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①史达祖,曾任韩伲胄幕僚,韩败后,史受牵连被处黥刑,本词写于此时。②歌眉:代指陪自己的歌女;舒绿:展眉。古代以黛‘绿画眉,故常以“绿”、“黛”指代眉。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B.“烟蓑’’三句虚写江中的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的情景,响声引发诗人的诗思,但又被乱鸥带走,续不上美好的诗句。
C.“冷眼”两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
D.上阕最后三句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更显诗人的孤寂。
E. 上阕的景物描写,由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景物描摹客观,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清冷、淡远的意境。
【小题2】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南宋]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 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 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注)①陈子华:陈靴,字子华。懂军事,善策划,当时朝廷命其任真州(今江苏义征市)兼淮南东路提点 刑狱。②平章:评论,策划。公事:指抗金大事。分付:嘱咐,这里有“处理”之意。③“记得太行山百万”两 句:指宗泽招降太行百万义军抗金一事。宗泽作东京留守时,被金人称作“宗爷爷”,金人不敢进犯。④真吾 父:《岳飞传》记载,张用在江西作乱,岳飞以书晓谕他,张用得书说“真吾父也”,即投降。⑤祖生:晋元帝时, 祖逖统兵北伐,击破石勒,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这里借指宗泽、岳飞等曾经在中原抗金的名将。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谈论国家大事起笔,嘱咐朋友以国家之事为重,寄寓了收复 故国失地的愿望。
B.借引“宗泽抗金”一事,批评朝廷对待义军的不信任态度,如同手握蛇不敢放手,骑在虎 背上左右为难。
C.下阕“祖生去后”一句,抒发了祖逖死后,朝廷中再没有人像他一样率兵北伐,收复国土 的悲凉之情。
D.诗人用 “挥泪客” “谁梦中原” 指责当时的士大夫们只会对国家大事空发哀叹,却没有人实际行动。
E.本词多处用典叙事,运用对比、描写、议论手法,加深了全词悲愤苍凉的气氛,与辛弃疾 词风一致。
【小题2】在这首词中,诗人用“狐兔”借指敌人;用“塞鸿”代指陈子华。下面的诗句,没有运用这种 手法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B.吕庄编户伤心切,愁对清风想杜康。(陈东《送友人丧二绝》)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小题3】简述“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这几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