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八归
史达祖①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②。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①史达祖,曾任韩伲胄幕僚,韩败后,史受牵连被处黥刑,本词写于此时。②歌眉:代指陪自己的歌女;舒绿:展眉。古代以黛‘绿画眉,故常以“绿”、“黛”指代眉。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B.“烟蓑’’三句虚写江中的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的情景,响声引发诗人的诗思,但又被乱鸥带走,续不上美好的诗句。
C.“冷眼”两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
D.上阕最后三句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更显诗人的孤寂。
E. 上阕的景物描写,由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景物描摹客观,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清冷、淡远的意境。
【小题2】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10 01:2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或疑其交游非类,为论者所斥。上怜其才,旋即复用。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上之除目,自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来若耶、云门,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韩侂胄固欲其出,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锦裀红绉”之语。又命公勺青衣泉,旁有唐开成道士题名,韩求陆记,记极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尽一瓢,惟游尽勺,且谓挂冠复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开成道士云。先是,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公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侔。”盖寓微词也。又云:“游老,谢事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曰:‘子为我作《南园记》。’岂取其无谀言,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
(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
【注】①秦少游:宋代词人,名观,字少游。②乙: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时常用到,主要用来表示停顿或修改。③侔:相等。④易箦:指弥留之际。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紫岩张公游   游:游历
B.其得上眷如此 眷:宠爱
C.莫辞更坐弹一曲   更:再次
D.是谁之过与 过:责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常以踞鞍草檄自任 斧斤以时入山林
B.或疑其交游非类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公勉为之出  为天下笑者,何也
D.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A.为论者所斥
B.上怜其才,公旋即复用
C.甚善矣,子之不治东阿也
D.不拘于时,学于余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课本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如果按照传统礼仪,表示我们对陆游的尊敬,称陆务观才更合适。
B.礼部郎,即礼部侍郎,为礼部最高长官。“礼部”为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务。
C.歌诗,即诗歌。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
(2)岂取其无谀言,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