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2)第二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手法?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有一字使用精妙:“诗人之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7 10:37: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传》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辞》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滕王阁序》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政事渐损,权移于下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
C.园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D.雄州列,俊采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虚词“以”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B.奚以知其然也
C.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小题3】下列倒装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逢迎B.奚以知其然也C.彼且奚适也D.翱翔蓬蒿之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