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来诗,完成各题。

云涛石

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宴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注)①云涛石:诗人叔父黄襄案头放的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此诗属于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诗中的一首。黄襄隐居于合源。②蛟鼍(jiāo tuó):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总写云涛石给人的感受,一个”妙”字表达了作者的无限叹赏,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B.第二句诗人把“咫尺”和“远”这一对矛盾概念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作者赏石时无边的想象。
C.颔联紧扣“云涛石”展开想象,第三句扣“云”,第四句扣“涛”,神话般再现了云涛石的奇观。
D.颈联写云涛石让人在静坐时没有俗气,在大暑天让人如沐清风,表现了云涛石的风韵和神异。
【小题2】本诗尾联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9 09:18: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②。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当地即属江南,此词是作者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小题1】下列各项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
B.“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诗人的失望之情流落笔端,用笔极为细致。
C.“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句十分精妙,两句通过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比喻的手法表现梅的姿容。
D.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E.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得香”再到“开遍”,层次清晰。
【小题2】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情感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①•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②,春入武陵溪③。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⑤。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①此词大约写于被贬官时期。②瑶草:仙草。③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④金徽:瑶琴。⑤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
B.“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是实写,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
D.“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的深深喜爱和依恋。
E.“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小题2】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