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各题。

西江月 黄庭坚

崇宁甲申,遇惠洪上人于湘中,洪作长短句见赠云云,次韵酬之。时余方谪宜阳,而洪归分宁龙

安。

月仄①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君诗秀绝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②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笑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注)①仄:同“侧”。②蚁穴:指安国。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对偶工整,实写眼前月映水中、雁排长空、水天空阔之景,以此发端,引出词 人在贬谪中的种种人生感慨。
B.此诗是一首酬答诗。上片的三四句,作者想象惠洪披着僧衣在雨后青翠的园中苦吟而 终得佳句的情状,一片亲切情谊。
C.“莫将社燕笑秋鸿”以“社燕”“秋鸿”作比,写两人各奔前途,莫以彼而笑此,将 内心的沉重之语化为轻倩之语。
D.此词写法上虽是短篇亦有层次,运用比喻、比拟、用典、虚实结合等手法表现复杂的 情感,全诗有语尽而情无穷之妙。
【小题2】本词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24 07:5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游览①
宋·黄庭坚
瑶②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③。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官时期。②瑶草:仙草。③金徽:瑶琴。
(1)下列对本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入武陵溪”,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两句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B.“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頂,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
C.“红露湿人衣” 一句,黄庭坚化用王维的诗句,只把“空翠湿人衣”中的“空翠”换成“红露', 可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D.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没有一点尘俗气, 其实是构筑了—个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
(2)这首词是作者春天记游之作,开篇“瑶草一何碧”运用了 “比"的手法,赞美春天的瑶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3)下阕共有四句,每一句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黄庭坚的长兄黄大临,字元明。他与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手足情深。②黄庭坚仕途坎坷,在绍圣二年(1095)因所谓“修史失实”之罪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黔州在今四川彭水、重庆黔江一带。这时,山谷的长兄亲自陪同他跋山涉水,送他到达贬所。③凉:暗用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意思,形容归隐后的逍遥自得。④脊令:鸟名。《诗经•小雅•常棣》云:“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联通过写景表达离别哀痛,掀起感情的波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B.颔联写自己抱负落空,希望将来能与兄弟相伴,晤言于一室,长享天伦。
C.颈联既有写景,又运用了比喻手法,进一步叙写了兄弟之情,生动形象。
D.全诗用典繁复,却又浑成无际。“脊令相并影”正面写出了兄弟离散的哀伤。
E. 山谷诗以瘦劲挺拔著称。其人忠厚,感情诚挚;其诗情真意切,颇为感人。
【小题2】本诗尾联在表达技巧上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结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本诗尾联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