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②。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当地即属江南,此词是作者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小题1】下列各项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
B.“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诗人的失望之情流落笔端,用笔极为细致。
C.“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句十分精妙,两句通过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比喻的手法表现梅的姿容。
D.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E.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得香”再到“开遍”,层次清晰。
【小题2】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情感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8-03 09:16: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谪居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②醽醁(líng lù):美酒名。③老子:作者自指。④霜竹:指笛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的月亮,虽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但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欣赏弥补自然的缺憾,以乐景衬哀情,突出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悲愤惆怅之情。
B.作者描述嫦娥驾驶玉轮,有别于嫦娥以往“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 作者让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旧典翻新,别开生面。
C.下阙作者信笔挥洒,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用金荷盛美酒共解离乡之愁。
D.“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江南江北”意指作者一生漂泊,阅历丰富。
【小题2】作者自诩此篇的风格“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词从三个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