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善,字仲良,河东汾阴人也。善少为司空府参军事,迁傥城郡守,转盐池都将。魏孝武西迁东魏盖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做客恒满弦歌不绝。而善独供己率素,爱乐闲静。
大统三年,齐神武败与沙苑,留善族兄崇礼守河东。太祖遣李弼围之,崇礼固守不下。善密谓崇礼曰:“高氏戎车犯顺,致令主上播越。与兄忝是衣冠绪语,荷国荣宠。今大军已临,而兄尚欲为高氏尽力。若城陷之日,送首长安,云逆贼某甲之首,死而有灵,岂不殁有余愧!不如早归诚款,虽未足以表奇节,庶获全首领。”而崇礼犹持疑不决。会善从弟馥妹夫高子信为防城都督,守城南面。遣馥来诣善云:“意欲应接西军,但恐力所不制。”善即令弟济将门生数十人,与信、馥等斩关引弼军入。时预谋者并赏五等爵,善以背逆归顺,臣子常情,岂容阖门大小,俱叨封邑,遂与弟慎并固辞不受不受。太祖嘉之,以善为汾阴令。善干用强明,一郡称最。太守王罴美之,令善兼督六县事。
时欲广置屯田以供军费,乃除司农少卿,领同州夏阳县ニ十屯监。又于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冶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善亲自督课,兼加慰抚,甲兵精利,而皆忘其劳苦焉。追论屯田功,赐爵龙门县子,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时晋公护执政,仪同齐轨语善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善白之。护乃杀轨,以善忠于己,引为中外府司马。出为隆州利刺史,兼治益州总管府长史。征拜少傅。卒于位,时年六十七。谥曰谬公。
(选自《周书·薛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
B.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
C.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
D.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
A.迁,一般指官职变动。《屈原列传》中“顷襄王怒而迁之”的迁”与本文意思相同。 |
B.五等爵,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
C.封邑是指中国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等的领地或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等。 |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去世后,依其生前事迹给出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
A.薛善服用简朴,闲静自处,不贪图功利。攻下河东郡城后,预谋的人都要封赏五等爵位,薛善以族兄薛崇礼影响自己名声为由,坚决推辞不接受。 |
B.薛善指挥作战,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降崇礼固守河东,李弼的大军久攻不下,薛善秘密向自己的族兄薛崇礼申明大义、晓以利害,劝其弃逆归顺。 |
C.善精明强干,用兵果断。在薛崇礼持疑不定的情势下,薛善与族人薛馥和亲戚高子信等联兵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引领己方的军队进入河东城内。 |
D.薛善在任治监时,不辞劳苦,功绩卓著。薛善在夏阳诸山率领八千人冶铁制造军器,他亲自监督冶炼并抚慰工人,所治制的兵器都非常精致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