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薛善,字仲良,河东汾阴人也。善少为司空府参军事,傥城郡守,转盐池都将。魏孝武西迁东魏盖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做客恒满弦歌不绝。而善独供己率素,爱乐闲静。

大统三年,齐神武败与沙苑,留善族兄崇礼守河东。太祖遣李弼围之,崇礼固守不下。善密谓崇礼曰:“高氏戎车犯顺,致令主上播越。与兄忝是衣冠绪语,荷国荣宠。今大军已临,而兄尚欲为高氏尽力。若城陷之日,送首长安,云逆贼某甲之首,死而有灵,岂不殁有余愧!不如早归诚款,虽未足以表奇节,庶获全首领。”而崇礼犹持疑不决。会善从弟馥妹夫高子信为防城都督,守城南面。遣馥来诣善云:“意欲应接西军,但恐力所不制。”善即令弟济将门生数十人,与信、馥等斩关引弼军入。时预谋者并赏五等爵,善以背逆归顺,臣子常情,岂容阖门大小,俱叨封邑,遂与弟慎并固辞不受不受。太祖嘉之,以善为汾阴令。善干用强明,一郡称最。太守王罴美之,令善兼督六县事。

时欲广置屯田以供军费,乃除司农少卿,领同州夏阳县ニ十屯监。又于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冶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善亲自督课,兼加慰抚,甲兵精利,而皆忘其劳苦焉。追论屯田功,赐爵龙门县子,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时晋公护执政,仪同齐轨语善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善白之。护乃杀轨,以善忠于己,引为中外府司马。出为隆州利刺史,兼治益州总管府长史。征拜少傅。卒于位,时年六十七。曰谬公。

(选自《周书·薛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B.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C.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D.魏孝武西迁/东魏改河东为泰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一般指官职变动。《屈原列传》中“顷襄王怒而迁之”的迁”与本文意思相同。
B.五等爵,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封邑是指中国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等的领地或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等。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去世后,依其生前事迹给出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善服用简朴,闲静自处,不贪图功利。攻下河东郡城后,预谋的人都要封赏五等爵位,薛善以族兄薛崇礼影响自己名声为由,坚决推辞不接受。
B.薛善指挥作战,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降崇礼固守河东,李弼的大军久攻不下,薛善秘密向自己的族兄薛崇礼申明大义、晓以利害,劝其弃逆归顺。
C.善精明强干,用兵果断。在薛崇礼持疑不定的情势下,薛善与族人薛馥和亲戚高子信等联兵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引领己方的军队进入河东城内。
D.薛善在任治监时,不辞劳苦,功绩卓著。薛善在夏阳诸山率领八千人冶铁制造军器,他亲自监督冶炼并抚慰工人,所治制的兵器都非常精致锋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早归诚款,虽未足以表奇节,庶获全首领。
(2)太祖嘉之,以善为汾阴令。善干用强明,一郡称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22 07:1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睿字侍德,少沉敏,有行检。周太祖时,以功臣子养宫中者数年。七岁,袭广平郡公,邑五百户。周闵帝受禅,征为御伯。未几,出为中州刺史,镇新安,以备齐。齐人来寇,睿辄挫之,帝甚嘉叹。高祖总百揆,睿代王谦为益州总管。行至汉川而谦反。高祖命睿率步骑二十万讨之。谦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崄为营,周亘三十里。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蜀人大骇,睿鼓行而进。谦将敬豪守剑阁,梁岩拒平林,并惧而来降。谦又令达奚惎等以盛兵功利州。问睿将至,惎分兵据开远。睿顾谓将士曰:“此虏据要,欲遏吾兵势,吾当出其不意,破之必矣。”谦败,将麾下三十骑遁走,新都令王宝执之。睿斩谦于市,剑南奚平。进位上柱国,总管如故。赐物五千段,食邑千户。睿时威振西川,夷、獠归附,唯南宁酋帅爨震恃远不宾。睿上疏曰:“南宁州汉世之故地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幸因平蜀士众,不烦重兴师旅,即请略定南宁。”书未答,又请曰:“窃以柔远能迩,著自前经,拓土开疆,王者所务。”高祖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民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睿时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及引见,上为之兴,命睿上殿,握手极欢。睿退谓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也。”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睿初平王谦之始,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由是勋薄多不以实,诣朝堂称屈者,前后百数。上令有司案验其事,主者多获罪。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上慰谕遣之。十五年,从上至洛阳而卒,时年六十五。谥曰襄。

(节选自《隋书.梁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宁州/汉世之故地/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
B.南宁州/汉世之故地/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
C.南宁州/汉世之故地/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
D.南宁州/汉世之故地/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指爵位,指臣子获封赐的等级,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称因时而异。
B.“百揆”多引喻为丞相、相国等总揽朝政的官员,也代指百官及天下各种政务。
C.“食邑”是中国古代君王赐予有功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D.“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对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与“疏”相同;另外还有奏、议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睿出身显赫,很受赏识。他因为是功臣之子,被收在皇宫中抚养,之后继承了广平郡公爵位,镇守新安,总是能战胜来犯之敌,深受皇帝的欣赏。
B.梁睿长于征战,有勇有谋。他率军平定王谦叛乱时,不惧敌方占据有利险要地势,用奇计,出奇兵,打败王谦,使王谦被活捉,最终平定剑南一带。
C.梁睿忠心为国,忧心边患。他极力主张征讨自侍地方偏远而不肯前来臣服的南宁酋长爨震,但高祖因天下刚定而没有同意,最终使其主张落空。
D.梁睿为官谨慎,功成知退。他懂得功高震主,也深知威名太盛容易遭人嫉妒,便大肆收受贿赂,把名声弄坏;皇帝接见他并握手言欢后,他便称病在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
(2)由是勋薄多不以实,诣朝堂称屈者,前后百数。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敻传
韦敻字敬远。志尚夷简,澹于荣利。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属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备加礼命。虽情谕甚至,而竟不能屈。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时人号为居士焉。
至有慕其闲素者,或载酒从之,敻亦为之尽欢,接对忘倦。
明帝即位,礼敬逾厚。
时晋公护执政,广营第宅。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护不悦。有识者以为知言。
陈遣其尚书周弘正来聘,素闻敻名,请与相见。朝廷许之。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后请敻至宾馆,敻(不)时赴。弘正仍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其为时所钦挹如此。
武帝尝与敻夜宴,大赐之缣帛,令侍臣数人负以送出。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
武帝又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诏敻辨其优劣。敻以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其迹似有深浅,其致理殆无等级。乃著《三教序》奏之。帝览而称善。时宣帝在东宫,亦遗敻书,并令以帝所乘马迎之,问以立身之道。敻对曰:“《传》不云乎,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并圣人之训也,愿殿下察之。”
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抚之如旧。
敻又雅好名义,虚襟善诱。虽耕夫牧竖有一介可称者,皆接引之。少爱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录数十万言。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旧所制述,咸削其稿,故文笔多并不存。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分别能够表现韦敻“淡泊名利”和“见识深远”的一项是
A.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B.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   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C.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D.旧所制述,咸削其稿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行于世者数十篇。
(选自《周书·卢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古人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
B.关中: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北萧关。
C.武帝:皇帝有谥号、庙号、尊号、年号。谥号根据生前事迹与品德修养而定,带有评判性质,如汉文帝、隋炀帝。
D.子: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王、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柔为人孝顺。他幼年被叔母收养,虽然叔母待他不好,但他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因此被宗族看重。
B.卢柔文才出众。他不到二十岁时就懂得写文章,替贺拔胜写的奏表得到武帝的赞美,有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流传世间。
C.卢柔善于谋略。他在贺拔胜手下时,参与很多军事要务,后来又给贺拔胜提供了对付高欢的上、中、下三种策略。
D.卢柔尽职尽责。他才干卓越,得到太祖重用,曾担任多个要职;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百余件文书,都合理得体。
【小题4】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刚字僧庆,河南洛阳人也。起家奉朝请。累迁镇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历大行台郎中、征东将军,加金紫阶,领司徒府从事中郎,加阁内都督。魏孝武与齐神武构隙,刚密奉旨召东荆州刺史冯景昭率兵赴阙。未及发,孝武西迁。景昭集府僚议。
司马冯道和请据州待北方处分。刚曰:“公宜勒兵赴行在所。”刚曰:“公宜勒兵赴行在所。”久之更无言者。刚抽刀投地曰:“公若欲为忠臣,请斩道和;如欲从贼,可速见杀!”景昭感悟,遂众赴关右。侯景逼穰城,杨祖欢等起兵应景,以其众邀景昭于路。景昭战败,刚没蛮中。大统初,刚于霸上见太祖,具陈关东情实。太祖嘉之。是年,诏刚剛使三荆,听在所便宜从事。使还,称旨,进爵武城县侯。顷之,御史中尉董绍进策,请图梁汉。刚以为不可,而朝议已决,遂出军。绍竞无功而还,免为庶人。除刚颍川郡守。为侯景所破,乃率余众赴洛阳。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时有流言传刚东叛, 齐神武因设反间, 声遣迎接。 刚乃率骑袭其下坞, 拔之, 露板注言状。太祖知刚无贰,乃加赏赉焉。渭州民郑五丑构逆,与叛羌相应,令刚往镇之。魏文帝举觞属刚曰:“昔侯景在东,为卿所困。黠羌小竖,岂足劳卿谋虑也。”刚至,并攻破之。孝闵帝践阼,出为利州总管、 利沙方渠四州诸军事。 沙州氐恃险逆命,刚再讨服之。 方州生獠,自此始从赋役。加授渠州刺史。刚初至,渠帅惮其军威, 相次降款。 后以刚师出逾年, 士卒疲弊,寻复亡叛。后遂以无功而还。又与所部仪同尹才失和,被征赴阙。 遇疾,卒于路。年五十七。
(节选自《周书•赵刚传》)    
注露板,书信不封口 。
【小题1】下列对文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B.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C.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D.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的解释有三: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兴家立业和出身。这里为第一种。
B.“阙”意思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指应召入朝觐见皇帝。
C.“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在本文中赵刚让冯景昭率兵前往的皇帝西迁后的逃亡处。
D.古代庙堂下东边的台阶称“阼”,“阼践”原指踏上这层台阶,又表示登上国君宝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刚有识有胆,不恤个人安危。皇帝危难之时,群臣议政,赵刚不仅能出谋划策,而且能在众人犹豫不决时,勇敢地站出来,以其决绝的言语左右局势。
B.赵刚深受信任,受诏遇事自决。他先在霸上遇太祖,向皇帝说明了关东一带的情况,受到嘉奖;后在出使外地时,被赋予了自行决断处置的权力。
C.赵刚忠于朝廷,赢得皇帝赏赉。齐神武帝设下反间计,大肆宣扬要迎接赵刚东叛,一时流言四起,然而赵刚却率兵袭破敌城,获得皇帝信任、赏赐。
D.赵刚总领四州,出师未克全功。沙州被他两战征服,方州也归顺了;渠州也曾被降服,但后来因为军队征战时长,士兵疲劳不堪,他未能稳定全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侯景逼穣城,杨祖欢等起兵应景,以其众邀景昭于路。
(2)昔侯景在东,为卿所困。黠羌小竖,岂足劳卿谋虑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辟为别将,从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①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雠,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乃谓所亲曰:“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吾等若不为计,恐与之同至族灭。”会太祖军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夜,弼乃勒所部云:“侯莫陈公欲还秦州,汝等何不束装?”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情惊扰,不可复定,皆散走,争趣秦州。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遂拥众以归太祖。悦由此遂败。太祖谓弼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悦,得金宝奴婢,悉以好者赐之。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寻拜秦州刺史。

(节选自《周书•李弼传》,有删改)

 注释①宇文夏州:即下文的太祖。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B.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C.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D.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丈夫,在古代指有所作为的人,如“大丈夫处世,当横行天下”等;这种用法沿用至现当代,如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等。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统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来“社稷”被用来代指国家。
C.秦州,地名。相传我国上古时期划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晋初分为十九州,秦州是其中之一。
D.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官职,下文“加通直散骑常侍”中的“加”与之用法相同。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授”、“封”、“起”、“辟”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弼足智多谋。太祖征伐侯莫陈悦期间,侯莫陈悦放弃秦州,李弼把守城门严禁其部下出城逃跑,侯莫陈悦最终失败。
B.李弼身出名门。李弼的六世祖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他的祖父和父亲均担任过不同地区的刺史等要职。
C.李弼少有大志。李弼少时正值魏室衰亡之际,他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不畏艰险,以安定社稷求取功名。”
D.李弼屡建战功。从魏永安元年开始,李弼随军攻打赤水蜀,讨伐万俟丑奴等,随侯莫陈悦出征,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
(2)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