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藻,字彦先,广平易阳人也。父宗之,刘裕庐江太守。藻涉猎群籍,美谈笑,善与人交,饮酒至一石不乱。永安中,与姊夫李嶷俱来归国,赐爵易阳予。擢拜南部主书,号为称职。

时北地诸羌数万家恃险作乱前后牧守不能制奸暴之徒并无名实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诚布信诸羌咸来归附藻书其名籍,收其赋税,朝廷嘉之。迁龙骧将军、雍城镇将。先是氐豪徐成、杨黑等驱逐镇将,故以藻代之。至镇、擒获成、黑等,斩之以徇,群氐震慑。雍州人王叔保等三百人乞藻为騃奴戍主。诏曰:“选曾已用人,藻有惠政,自宜他叙。”在任八年,迁离城镇将。

太和中,改镇为岐州,以藻为岐州刺史。转秦州刺史。秦人恃险,率多粗暴,或拒课输,或害长吏,自前守宰,率皆依州遥领,不入郡县。藻开示恩信,诛戮豪横,羌外惮之,守宰于是始得居其旧所。遇车驾南伐,以藻为东道都督。秦人纷扰,诏藻还州,人情乃定。仍与安南将军元英征汉中,频破贼军,长驱至南郑,垂平梁州,奉诏还军,乃不果克。

后车驾南伐,以藻为征虏将军,督统军高聪等四军为东道别将。辞于洛水之南,高祖曰:“与卿石头相见。”藻对曰:“臣虽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贼虏而遣陛下,辄当酾曲阿之酒以待百官。”高祖大笑曰:“今未至曲阿,且以河东数石赐卿。”后与高聪等战败,俱徙平州。景明初,世宗追录旧功,以藻为太尉司马。是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赠钱六万。

子绍珍,无他才用,善附会,好饮酒。袭子爵。天平中,坐子尚书郎洪业入于关中,率众侵扰,伏法。

(节选自《魏书·刘藻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北地诸羌数万家恃险/作乱前后牧守/不能制奸暴之徒/并无名实/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诚布信/诸羌咸来归附/
B.时北地诸羌数万家/恃险作乱/前后牧守/不能制奸暴之徒/并无名实/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诚布信/诸羌咸来归附/
C.时北地诸羌数万家恃险/作乱前后牧守不能制/奸暴之徒/并无名实/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诚布信/诸羌咸来归附/
D.时北地诸羌数万家/恃险作乱/前后牧守不能制/奸暴之徒/并无名实/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诚布信/诸羌咸来归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封建时代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B.中国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太和是魏明帝的年号。
C.太尉是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史上数度置废,后渐成虚衔或加官。
D.爵是贵族封号,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子爵是第四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藻恩成并施,治理有方。秦州人依恃险要地势,大多粗鲁暴烈甚至对抗朝廷,刘藻到任后,推行恩义与打击豪强并施,收效显著。
B.刘藻斩杀豪强,深得人心。他担任雍州城镇将时,擒获并杀了氐族豪强徐成、杨黑等人,震慑了氐人,雍州人上表请求刘藻担任騃奴主官。
C.刘藻才能卓越,朝廷倚重。由于才能显著,朝廷不仅多次任命他担任地方长官,皇帝南征之时,还先后任命他为东道都督和征虏将军。
D.刘藻一生荣耀,后代平庸。刘藻虽因饮酒过多而打过败战,但一生建立很多功劳;而他的儿子没有什么作为,孙子还因犯罪受到制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藻书其名籍,收其赋税,朝廷嘉之。
⑵臣虽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贼虏而遣陛下,辄当酾曲阿之酒以待百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27 08:5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②公宴,则假手赋诗,当此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鹿独③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此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特立杰出者如芝草,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札: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②三九:即三公九卿,执掌中央政权的高级官员。③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因家世余绪    余绪:前代遗留下来的
B.则手赋诗 假:虚假
C.非复者之亲    曩:从前
D.自美于矿璞      矿璞:未经磨莹的金玉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销日 长成
B.明经求第,雇人答策   为将与孙武、吴起同术
C.求诸身无所得 生知之者上
D.施世而无所用 不师古踪迹
【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则才记姓名 提笔也就能写写姓名
B.塞默低头 闭口不语,低着头(以掩饰窘迫)
C.特立杰出者如芝草 特异、杰出的人像芝草一样(稀少)
D.犹蒙被而卧耳 犹如蒙着被子睡觉一样(舒服)
【小题4】以下各组语句,全都属于不学无术者丑态的一组是
①讲议经书   ②射则不能穿札    ③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④傅粉施朱   ⑤望若神仙 ⑥触地而安
A.②③④B.①⑤⑥C.①④⑥D.③④⑥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强调人要有所专本,以此立足。
B.士农工商,没有高低,应平等相待。
C.饱食终日,安于享受,必遭人耻笑。
D.作者认为孙武、管仲等人属于天才。
【小题6】本文末段作者的学习经历引发了你哪些共鸣和思考?请作简要说明。
【小题7】文中以金玉、木石为喻,论述后天学习的重要,荀子《劝学》中也有以金、木为喻强调学习重要的句子,请写出该句。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8】用“/”为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

陈宗训事母尽孝,每 饮 食 亲 友 家 遇 时 新 品 味母 未 尝 必 托 以 疾 忌 不 下 一 箸。翌旦,必入城市,买以奉母。或远方难得之物,可怀者必怀归,母心乐之,至老不衰。(取材于明陆容《菽园杂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

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

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B.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C.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D.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泛指一般属官。
B.尚书: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隋唐时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的总长官,统管六部。
C.东宫:是我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来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D.祭酒:汉魏以后的官职名。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绪德行高尚,深受敬重。朝廷官员一致推崇他的风度,王俭认为他的德行只有东汉名臣陈仲弓、黄叔度能超过。
B.张绪不阿附顺从权贵。他曾经跟人说过自己一生都不懂得阿谀顺从人,后来长沙王萧晃想用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坚决不同意。
C.张绪对《周易》很有见解。他经常讲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所包含的时代意义。
D.张绪看淡利禄钱财。他平时很少谈及财物,常常一有钱财就分发给他人,有时自己一整天都不吃东西,就算饿了也不要门生弄吃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
(2)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涉 务

(北齐)颜之推

(1)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   )费人君禄位也!

(2)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3)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4)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涉务》)

注①陆梁:跳跃。
【小题1】可填入第(1)段两处方框中的虚词是
A.以B.则C.而D.乃
【小题2】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2)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对第(2)段结尾句中“眼不能见其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讥讽士大夫们好高鹜远不切实际。B.讥讽士大夫们喜欢看别人的缺点。
C.讥讽士大夫们夸夸其谈目中无人。D.讥讽士大夫们为人缺乏自知之明。
【小题4】结合第(3)段内容,对该段论证方法加以分析。
【小题5】联系全文,评价作者最后一段提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