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描绘出一幅清丽明快的洞庭夜景图。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形象,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B.诗的开头融化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和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四个名句的意境,表达对城中热闹场景的羡慕与向往。
C.此诗写旅中思归,深藏不露。以“城里钟”起,以月下歌止,留下足以使人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感情的变化。
D.诗中有三处写到“月”:一是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二是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三是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传递作者情感。
【小题2】结合上下句诗意,简要分析颔联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30 02:4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结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一第慁①子耳,有司得子是赖!”果擢上第。复举制科。会天下乱,沉浮人间。国子司业苏源明见肃宗,问天下士,荐结可用。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欲言。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悉情,乃上《时议》三篇。帝悦曰:“卿能破朕忧。”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东道②节度参谋。募义士于唐、邓、汝、蔡,降剧贼五千,瘗战死露胔于泌南,名曰哀丘。
史思明乱,帝将亲征,结建言:“贼锐不可与争,宜折以谋。”帝善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五城。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又参山南东道来瑱府,时有父母随子在军者,结说瑱曰:“孝而仁者,可与言忠;信而勇者,可以全义。渠有责其忠信义勇而不劝之孝慈邪?将士父母,宜给以衣食,则义有所存矣。”瑱纳之。瑱诛,结摄领府事。会代宗立,固辞,丐③侍亲归樊上。
久之,拜道州刺史。初,西原蛮④掠居人数万去,遗户裁四千,诸使调发符牒二百函,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即上言:“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岭南诸州,寇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馀屯,一有不靖,湖南且乱。请免百姓所负租税及租庸使⑤和市杂物十三万缗。”帝许之。明年,租庸使索上供十万缗,结又奏:“岁正租庸外,所率宜以时增减。”诏可。结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馀。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八州。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
注:①慁:hùn使……受辱没。②山南东道:唐代一级行政区。“开元十五道”之一,治所在襄阳。③丐:请求。④西原蛮:西原是唐代对广西左右江地方的统称,该地区的少数民成被称为“西原安”。⑤租庸使:官名,征用军用资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
B.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
C.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
D.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黑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礼部侍郎,是礼部副长官,礼部长官为礼部尚书。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中的六部之一,管理全国人口的户籍、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的来往事务。
B.制科,即制举,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在于选拔各种特殊人才,选中者给予官职,如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光绪末期经济特科,均属此类。
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首创年号。
D.徭役,封建社会,帝王和官吏强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它是封建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元结年少时不受拘束,十七岁时改变作风,努力学习,并拜元德秀为师,礼部侍郎阳浚对他的文章十分赞赏。
B.元结敢于进谏。皇帝召元结到京师询问对策,元结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皇帝很认同,让他担任右金吾兵曹参军。
C.元结很有军事才能。史思明叛乱,元结提出了正确的意见,并亲自率领军队参加平叛战争,因军工升任监察御史里行。
D.元结敢于为民请命。任道州刺史时多次向朝廷提出减轻百姓负担的建议,还为百姓修屋舍,免徭役,得到百姓的爱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悉情,乃上《时议》三篇。
(2)信而勇者,可以全义。渠有责其忠信义勇而不劝之孝慈邪?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夷陵县至喜堂记

欧阳修

①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②州居无城郭,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

③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新吏舍。三年夏,县功毕。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④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⑤然夷陵之僻,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⑥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
(注)①甓(pì):用砖铺。
【小题1】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明。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小题2】简述朱公“变其俗”的具体措施。
【小题3】第④段“所以来之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回答)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因罪来到夷陵,知州朱公与作者有老交情并且同情作者。
B.作者在厅事堂东面为朱公兴建至喜堂,住在里面可以修养身心。
C.朱公治理峡州时开始建设修整夷陵城,并着手改变当地陋俗。
D.朱公让夷陵县令刘光裔加强治理夷陵,建起敕书楼,整修吏舍。
【小题5】简析“至喜堂”命名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云起,京兆万年人。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尝奏事文帝前,帝曰:“外事不便,可言之。”时兵部侍郎柳述侍,云起即奏:“逑性豪侈,未尝更事,特缘主婿私,握兵要,议者谓陛下官不择贤,此不便者。”帝顾述曰:“云起言,而药石也,可师之。”大业初,改谒者。建言:“今朝廷多山东人,附下罔上,为朋党,不抑其端,必乱政。”因条陈奸状,炀帝属大理推究。会契丹寇营州,诏云起护突厥兵讨之,启民可汗以二万骑受节度。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即斩以徇于是突厥酋长入谒者,皆膝而进,莫敢仰视。既入境,使突厥绐云诣柳城市易,敢言有隋使在者斩。契丹不疑。因引而南,过贼营百里,夜还阵,以迟明掩击之,获契丹男女四万。帝大喜,拜治书御史。因劾奏:“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怙宠妨命,四方有变不以闻,闻不以实,请付有司案罪。”

唐武德初,时议讨王世充,云起上言:“京师初平,人未坚附,百姓流离,仍岁无年。盗贼群屯,乘夜窃发。臣愚以为不若戢兵务农,须关中妥安,然议讨伐。”从之。会突厥入寇,诏总幽、宁以北九州兵御之,得一切便宜。改益州行台兵部尚书。时仆射窦轨数奏生獠反,冀得集兵以威众,云起数持掣,轨宣言云起通贼营私,由是始隙。云起弟庆俭、庆嗣事太子。太子死,诏轨息驰驿报。轨疑云起有变,阴设备,乃告之。云起不信,曰:“诏安在?”轨曰:“公建成党,今不奉诏,反明矣。”遂杀之。

(节选自《新唐书·韦云起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B.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C.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D.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即京兆尹,行政长官名管辖都城长安及其周围区域,相当于汉朝所称“三辅”。
B.明经,出现在汉代,到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土。
C.兵部,中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长官为兵部尚书。
D.关中,古人习惯以此称函谷关以西地区,《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即用此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云起性情耿介,敢于直言不讳。他指出朝中山东人结党之弊;批评柳述凭驸马身份强横奢侈、手握要权,同时也委蜿地指出隋文帝选官未能择贤而任。
B.韦云起善于谋略,奇计降服契丹。他奉诏讨契丹,领突厥兵布阵,立规示威,震慑突厥;入契丹后,让突厥人去柳城贸易,暗度陈仓,快天亮时袭击获胜。
C.韦云起忠心耿耿,深受皇帝赏识。他忠于国家,朝堂之上,建言除弊,多次得到皇帝的支持;深得朝廷信赖,先后到契丹、突厥,平定边乱,守护边疆。
D.韦云起审时度势,主张战事缓行。他认为京城初平,百姓流落,粮食欠收,盗贼兴起,讨伐王世充时机不成熟,应先停战发展农事生产,再商量讨伐之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顾述曰:“云起言,而药石也,可师之。”
(2)会突厥入寇,诏总豳、宁以北九州兵御之,得一切便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韦宙,京兆万年人,初推荫累调河南府司录参军,李珏表河阳幕府。父丹尝守江西,有大功,德被八州,既殁,老幼思之不忘。宣宗诏观察使上功状,命勒功于碑。谓宰相曰;“丹有子否?”以宙对。曰:“与好官。”乃拜侍御史,三迁度支郎中。卢钧节度太原,表宙为副。是时,回鹘已破诸部,入塞下,剽杀吏民,钧欲得信重吏视边,宙请往。自定襄、雁门、五原,绝武州塞,略云中。遍见酋豪,镌谕之;视亭障守卒,增其禀;约吏不得擅以兵侵回鹘,犯者死。于是三部六蕃诸种皆信悦款附,召拜吏部郎中。出为永州刺史,州方灾歉,乃斥卖官下什用所以供刺史者,得九十余万钱,为市粮饷。俗不知法多触罪宙为书制律并种植为生之宜户给之。州负岭,转饷艰险,每饥,人辄莩死,宙乃筑常平仓,收谷之美余以待乏。罢冗役九百四十四员。县旧置吏督赋,宙俾民自输,家十相保,常先期。湘源生零陵香,岁市上供,人苦之,宙为奏罢。民贫无牛,以力耕,宙为置社,二十家月会钱若干,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为准,久之,牛不乏。立学官,取仕家子弟十五人充之。初,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至淫奔者。宙条约,使略知礼,俗遂改。邑中少年,常以七月击鼓,群入民家,号“行盗”,民须迎为办具,每喧呼疻斗。宙至,一切禁之。拜江西观察使,政简易。迁岭南节度使,南诏陷交趾,抚兵积备,以干闻。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通中卒。

(节选自《新唐书·循吏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俗不知/法多触罪/宙为书制律/并种植为生之宜/户给之
B.俗不知/法多触罪/宙为书制律/并种植为生之/宜户给之
C.俗不知法/多触罪/宙为书制律/并种植为生之宜/户给之
D.俗不知法/多触罪宙/为书制律/并种植为生之宜/户给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幕府,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所以古代将军的府署称“幕府”,运筹帷幕之大将亦称“幕府”。后世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也称“幕府”。
B.回鹘,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的祖先,由回纥改名而来,与唐朝关系十分密切。
C.学官,古代本指学校的房舍,也指学校,后还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包括国子祭酒等。
D.循吏,古代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执法严格,理政、治民一概遵循上级指令而无主见的官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宙承荫父辈,为政勤勉。他的父亲韦丹镇守江西,立有大功,皇帝为表褒奖,特意加封韦宙高职;韦宙在为官从政期间,他勤心尽职,屡有功绩。
B.韦宙以诚待人,稳定边境。巡视边境时,他对回鹘各部落的酋长好言抚慰,诚心劝导;还约束戌边兵士不能擅自侵犯,回鹘三部六蕃都诚心归附。
C.韦宙破除陋习,清正民风。永州婚嫁常大宴宾客,铺张浪费,韦宙订立条文约束,最终改掉这一习俗;他还禁止了当地年轻人“行盗”扰民、喧闹斗殴的行为。
D.韦宙心系百姓,关注民生。永州歉收,他下令卖掉州衙多余的杂器物品,用这笔钱为百姓买粮;还倡导百姓凑钱买耕牛,顺利解决了耕牛不足的问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宰相曰:“丹有子否?以宙对。曰:“与好官。”
(2)县旧置吏督赋,宙俾民自输,家十相保,常先期。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须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欠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羡慕,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台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新唐书·秦琼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粮尽,欲引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莫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二百余战,数重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为隋将来护儿帐内 至唐李渤访其遗踪
B.因约西走     欲呼张良与之
C.授秦王右三统军 蒙国恩,除臣洗马
D.吾少长马间   万里赴机,关山度若飞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2)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小题4】请用文中实例证明秦琼是如何英勇善战的。
【小题5】下列是依据文本的判断,选出对秦琼其人及其所为评价正确的一项。(    )
A.秦琼勇武过人,战功显赫,所侍奉的主子均对他看重有加;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这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B.秦琼是个义士。当他认识到王世充并非明主而决定弃暗投明时,仍冒着危险向王世充辞行。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高祖总派他去攻取。他每战必胜,因此很自负。
D.泰琼一生戎马、历经一百余战,累官进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