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A.起句先声夺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有惊天动地之势,意在借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不平凡。
B.颔联写昭君前往朔漠的紫台,终葬塞外,用了对比手法,去与留,生与死,反差强烈,写出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C.尾联千古琵琶之声,凝聚着昭君的怨恨,她怨自己被埋没在汉宫,恨远离家国,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D.诗歌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对王昭君寄予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30 11:47: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解】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纡yū :弯曲,屈。②祚(zuò):帝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和他崇高的人品及他鞠躬尽瘁的精神。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B.首句“诸葛大名垂宇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更添敬慕之情。
C.颔联对武侯的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却轻若一羽,不足挂齿,可见其淡泊名利的品质。
D.颈联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伊尹、吕尚不相上下,然而在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方面毕竟没有汉高祖刘邦的谋臣萧何、曹参那么杰出,让人略感遗憾。
E. 尾联表达对如此杰出人物竟因为汉运已终而难酬壮志,最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而死的一种深惋长叹。诗人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含有宿命观点。
【小题2】本诗与《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何异同?试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