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赋得,分题赋,分到的什么题目,祢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雨中送别友人远行的诗,全诗紧扣暮雨,描写暮雨中的景象,手法妙绝,读后如见一幅薄暮烟雨送客图。
B.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
C.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雨丝交融在一起。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
D.此诗中的“帆”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帆”,两者写法是一致的,表现了诗人因李曹东去的惜别之情。
【小题2】诗人虽为分题赋诗,但写景抒情不流于斧凿,请结合颔联赏析“景”“情”相融的巧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30 03:4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①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作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晏:迟,晚。③劬(qú):过分劳苦。④青(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小题1】(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开篇两句点明时令,正值惊蛰节气,一声雷鸣,一场微雨,使得万物复苏,草木一新。
B.第三句至第八句写春忙景象,农人少有闲暇,耕种田野,整理场圃,回家很晚。笔法朴实,不加夸饰。
C.诗歌不仅写农人辛苦劳作,还写他们的心理活动,再饥再累不觉苦,只盼春雨润土地。可谓勤劳质朴。
D.农人如此辛苦,却家无余粮,还要承担无尽的徭役。他们不堪重负,对诗人道出心中怨叹,令诗人无限同情。
E. 这首诗虽写田家,但全无田园清新之美景,而是一幅幅人间惨状,作者为百姓代言,控诉世道的不公。
【小题2】(小题2)比较韦应物《观田家》与白居易《观刈麦》,说一说两诗在内容及风格上的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