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一一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E. 词人与友人彻夜谈心赏景,直到窗外渐明,在分别之际,两人互赠诗文。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03 12: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①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老子:“老大”之意,之陆游自己。②泣新亭:东晋初年,从洛阳逃到江东的文士,常到新亭饮酒赋诗,谈到半壁河山沦亡,常相对而泣。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
A.首联用层递手法,“久凋零”,乃言被弃置已久,本就失落、抑郁;“未勒名”,则更愤懑不平。起首就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B.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一个“犹”字道出诗人不甘示弱的心态。
C.颈联中,“一”与“万”强烈对比,尽管个人力量渺小,但为针灸国难,“我”甘死万次。“双鬓”一句写满鬓飞霜,可是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
D.颈联为“流水对”,前后句形成矛盾,读者从强烈的毛对中感受到诗人的悲哀含有圣光的内容,具有崇高壮烈的色彩。这两句借景抒情,是全诗之眼。
E. 本诗为古体诗中的七言律诗。律诗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小题2】诗歌尾联在抒情的方式上有何特色?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