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

(金)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释)①“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占有南宋西北疆域,当时又被元人所占,词人与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国丧,欲救国而不能,只得聚会新亭,一洒忧国之泪。②三十六峰:指嵩山。③钓鱼坛:在浙江富春山,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起句突兀,写醉中闻鸡起舞,表示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心系社稷,欲有所为。
B.“古来豪侠数幽并”一句承上启下,既谓己尚存豪侠气概,又引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C.下阕“他日封侯”一句,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体现了词人清雄豪放的风格。
D.全词情感多处顿挫起伏,而贯穿其中的基调是理想与境遇的矛盾所带来的深沉痛楚。
【小题2】全词两处写景,即上阕“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与下阕“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15 03:45: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李夫人传(节选)

①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②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嘱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见帝。”上曰:“夫人第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向欷歔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夫人姊妹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嘱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③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注释①雅意:夙愿。②燕媠:懈怠,装束凌乱,不严肃。③挛挛:眷念。④幄:帷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李夫人少而
(2)夫人蒙被
(3)夫人姊妹之曰
(4)又不得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   )。
A.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
B.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C.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向欷歔而不复言。
D.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
【小题4】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语言简介李夫人的生平。
【小题5】根据第②段,概括李夫人的主要性格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坐轩记

桑悦

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弗肃以入,因名之曰“独坐”。

予训课之暇,辄憩息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濂洛数君子之心,又次则咀嚼《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以定万世之是非。优哉悠哉,以永终日。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芰荷,地杂植松桧竹柏

予坐是轩,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而荫万间之广厦也。且坐惟酬酢千古,遇圣人则为弟子之位,若亲闻训诲;遇贤人则为交游之位,若亲接膝而语;遇乱臣贼子则为士师之位,若亲降诛罚于前。坐无常位,接无常人,日觉纷挐纠错,坐安得独?虽然,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者寥寥,不谓之独,亦莫予同。作《独坐轩记》。

(注释)①关闽濂洛:指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②酬酢:宾主相互敬酒。为古礼仪的一种。
【小题1】我们在高中教材中学习过的“记”体文言作品有:《________》和《_________》。
【小题2】桑悦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独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3】第二段画线句对独坐轩周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对第三段“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心无杂念、胸怀开阔是因其将家安置在太行山脚、东海之滨。
B.如果能够来到太行山、面朝东海,那么就可以摈弃世俗烦扰之事。
C.作者心中没有俗念,并想象自身处于太行山和东海,故心胸开阔。
D.作者不想凡俗之事,心胸越来越开阔,就像左靠太行,右对东海。
【小题5】作者在文中说“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那么你觉得作者“寂寞”吗?为什么?

同类题4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教化。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陨首:头落地。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宦达:官职显达。
D.臣欲奉诏奔驰   奔驰:快速地跑。
【小题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的一项是    (  )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句,表面看是对晋武帝的赞颂,实际上是对晋武帝的最大嘲讽。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
C.“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这也是作者无法奉诏的原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①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乃渡之千之津(______)   (2)为子取饷,子何哉(______)
(3)价百金(______) (4)赐粟五万石,执圭(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求树下,不见 之(子胥)
B.如至再 是(歌而呼之)
C.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
D.掩子之盎浆,无令露 其(渔父)
【小题3】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_________。
A.价直百金,以此B.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实不D.富贵莫忘也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何用姓字为?
【小题5】用四字短语概括渔父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