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特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喜雨,从晚上下雨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是鲜明的对比,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颔联写对雨的感受,“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对句“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
C.颈联仍写喜雨。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先写这场及时雨使千里稻花有了秀美的颜色,再听雨打桐叶之声,觉得那是美妙的音乐。
D.尾联诗用“犹”“何况”数字承先启后,是故意通过自抑而达到高涨。正因为诗人没田,他的欢欣鼓舞才有更深的意义,他与民同乐的心意也完全表达了出来。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这首诗是如何围着这种心态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16 05:4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 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开始,到达吴地上岸烹鱼作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
E. 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小题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