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特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喜雨,从晚上下雨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是鲜明的对比,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颔联写对雨的感受,“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对句“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
C.颈联仍写喜雨。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先写这场及时雨使千里稻花有了秀美的颜色,再听雨打桐叶之声,觉得那是美妙的音乐。
D.尾联诗用“犹”“何况”数字承先启后,是故意通过自抑而达到高涨。正因为诗人没田,他的欢欣鼓舞才有更深的意义,他与民同乐的心意也完全表达了出来。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这首诗是如何围着这种心态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16 05:4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D.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E.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小题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不朽论

刘敞

士之不朽者三,所以本之者一也。德能服人则不朽,功能济时则不朽,言能贻世则不朽;虽然,本之者德而已矣。德者,仁、义、忠、信之谓也。内着于其外,达则其功也,穷则其言也。故德者本也,功与言者末也。处势高,名泽及于远,谋而世用之,行而世信之,则功必立。处势低,名泽不及于远,谋而世弗用也,行而世弗信也,则言以着。故功者,以德为功者也,非俗之所谓功也;言者,以德为言者也,非俗之所谓言也。

俗之所谓功者,规一切者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则有强兵之功;坏井田,废什一,困百姓之力,实府库之藏,则有富国之功。以诡谲为机,以刑法为驱,以君心为度,以巧伪为制,若是而已矣。俗之所谓言,务无用者,饰名数以干礼,合章句以导谀,为曼衍以诡俗,务名誉以邀利,大不可施于朝,小不可教于乡,以靡丽为精,以辩异为奇,若是而已矣。是以德也、功也、言也,判而为三。

嗟乎!君子之道所以隐也,功非其功矣,言非其言矣;然而世犹贵功而尚言,自以为不朽,吾未始知其诚不朽也。夫世之士既无以明功与言之端,又因见世俗之功而趋之,闻世俗之言而美之,予以太上立德不可及也。呜乎!则是以功与言常必去德而独存者也,丧其本矣!申、商也,孙、吴也,仪、秦也,杨、墨也,何可胜言哉!

【小题1】“士之不朽者三”中的“三”指的是_____;“本之者一”中的“一”指的是__。
【小题2】第一段中与划线句相对应的一句是_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德是根本,功与言只能说是末节,不要本末倒置。
B.君子之道所以隐也,应该不“立功”也不“立言”。
C.世人趋功美言,是不明白“功与言之端”是“德”。
D.世人贵功而尚言,虽自以为不朽,但不可能不朽。
【小题4】简析作者认为“德也、功也、言也,判而为三”的理由。
【小题5】作者对于“申、商也,孙、吴也,仪、秦也,杨、墨也”的评价是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