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枋口①作
【宋】文彦博②
下马入枋口,漾舟缘碧溪。
雪消山骨瘦,风定浪头低。
数里复登岸,群贤俱杖藜。
徘徊岩石畔,寻觅退之③题。
【注】①枋口,沁水的出山口,地处风景秀丽的太行山南麓,有盘谷寺等名胜古迹。②熙宁六年癸丑四月己亥,文彦博由于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变法派的排挤,被罢相,出判河阳。 ③退之,即韩愈,韩愈曾因仕途不顺,借李愿归隐盘谷之事,吐露心中郁抑不平之情。
【小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移步换景,“碧”字凸现了溪水的灵气与生机,又为雪后的寒冬平添几分绿意。
B.颔联描写远景,写雪后苍茫的群山及相逐嬉戏的微风细浪。“山骨”描绘出冰雪消融时的山貌。
C.颈联虚写自己与同行者登岸的情景,“群贤俱杖藜”一句想象前贤拿着杖藜—起登岸时的情景。
D.尾联将笔锋宕开,卒章显志。“徘徊”“寻觅”等词,写出了诗人一行寻找岩石题字明志的情景。
E. 诗歌按行旅顺序叙写,注重抒情与写意,物象栩栩如生,于恬淡中见真情,充满清新自然气息。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10 05:0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喜迁莺【北宋】蔡挺
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垅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注】①蔡珽:北宋仁宗时期知庆州(今甘肃庆阳);神宗时期,加天章阁特质,知渭州。多次击退西夏来犯之敌。②櫜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从平淡处入手,以边塞秋景自然引起。这三小句从静态方面着笔,描写了边塞秋晨黄云衰草的情景,渲染了荒寒安宴的氛围。
B.“汉马嘶风,边鸿叫月”,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叫”字与“嘶”字对举,摹写了边塞战马和鸿雁寂静寥落。
C.“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直接抒写戍边将士慷慨报国热忱。“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把这些衣甲鲜明、深谙守边之乐的少年将士的豪情气势展示尽致。
D.“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刁斗静”、“送平安耗”指的是夜间平安无需警戒。
E.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三句可看出作者认为朝廷应该要用武力镇压边民,而不能只想着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这又为后面的抒情作好铺垫。
【小题2】本词与曹操的《观沧海》都是作者亲成边郡所咏,写出了真情实感。请简析本词与《观沧海》在情感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