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喜迁莺【北宋】蔡挺
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垅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注】①蔡珽:北宋仁宗时期知庆州(今甘肃庆阳);神宗时期,加天章阁特质,知渭州。多次击退西夏来犯之敌。②櫜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从平淡处入手,以边塞秋景自然引起。这三小句从静态方面着笔,描写了边塞秋晨黄云衰草的情景,渲染了荒寒安宴的氛围。
B.“汉马嘶风,边鸿叫月”,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叫”字与“嘶”字对举,摹写了边塞战马和鸿雁寂静寥落。
C.“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直接抒写戍边将士慷慨报国热忱。“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把这些衣甲鲜明、深谙守边之乐的少年将士的豪情气势展示尽致。
D.“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刁斗静”、“送平安耗”指的是夜间平安无需警戒。
E.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三句可看出作者认为朝廷应该要用武力镇压边民,而不能只想着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这又为后面的抒情作好铺垫。
【小题2】本词与曹操的《观沧海》都是作者亲成边郡所咏,写出了真情实感。请简析本词与《观沧海》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7 10:0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阅读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 “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小题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