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出使辽国途中。②北首:向北。③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④辛夷:木笔花,又称迎春花。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踏上原属于紫国的辽国土地,却似乎来到了“旧山川”,没有一丝脚踏异国的感觉。
B.颔联写景细腻。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田野上烧荒冒起的烟尘正冉冉升起,并逐渐蔓延开来。
C.“浮”字描绘出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之情景,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动态的景象以静态的美感。阳“浮”与尘“涨”,正是南方人看北方景色的不同之处。
D.颈联写柳色嫩黄,阳光染就,田间新绿,幻成雨水催成;生动警奇,以文字和音律,裁成一幅田园图画,奇丽壮阔。
E. 全诗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洋溢着浓郁的情思。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立意新颖,对仗工稳,用字精确。
【小题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3 09:1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铲平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①无物以相之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 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 ③与④也不相同
3.对选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作者认为要达到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志”,即使不能达到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
4.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