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烟艇记

陆游

①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甲],名之曰烟艇”。客曰:“弄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而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乙]?”

②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非中郎也,谁者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

③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锄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④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注)①烟艇:烟波中的小舟。
【小题1】第①段的[甲][乙]两处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
A.也  乎B.焉   也C.然  邪D.者  哉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客人对主人把小屋命名为“烟艇”,虽有不同看法,但也十分赞赏。
B.作者反对“因名课实”,认为诗意的想象可以超越外物的限制。
C.文章以主客对话与引发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写作手法。
D.这篇文章表面作旷达语,实际寓有陆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
【小题4】分析作者将自己的居所取名为“烟艇”的原因。
【小题5】文章第③段在语言上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请对此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1 02:0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宴西楼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注)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摩诃池即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
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豪华壮美、歌管竞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两句,不仅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而且写出了诗人酣畅淋漓的痛饮之态。
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透露出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悲凉颓废情绪。
E.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
【小题2】颔联中有两个字用意较深,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