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孤雁

高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鹥宿,蒹葭夜夜寒。

(注)①陇:陇山,为六盘山的南段,在今陕西陇县北。②凫鹥:凫,野鸭;鹥,水鸥。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起笔用平易简洁的语言交代大雁落单的原因,为下文写返程的状态作了铺垫。
B.“怯”字凸显大雁“度陇”时的心理状态,“难”字表现了大雁飞翔时的孤危处境。
C.将急切呼群的大雁置于云片之间,将形影相吊的大雁置于残月之下,是因情设景。
D.形单影只也不与凫鹥共宿,宁愿在夜夜秋寒时独宿于蒹葭,这显示了大雁的坚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6 02:4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楮亭记

明 袁中道

①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①丛生焉。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予:“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或曰:“种桃李。”予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之一处?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耳。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嗅之狂醒三日不已者,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②之用;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绘,可以颒③面,其用亦甚夥。昔子瞻作《宥老楮诗》,盖亦有取于此。”

②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泠泠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一台。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日西,骄阳隐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若深山。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岂惟宥之哉?且将九锡④之矣,遂取之以名吾亭。

(注)①楮(chǔ)树:落叶乔木。叶似桑,皮可制纸。②枅:柱上的方木。栌:大柱柱头承托栋梁的方木。③颒(huì):洗脸。④九锡: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
【小题1】第①段中作者提出了哪三条理由反对他人的提议?
【小题2】第①段结尾处提到《宥老楮诗》,有何用意?
【小题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小题4】有人认为,文章到第①段成文也可结束,为何还要写夏天的一段?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惟贤,字晢卿,晋江人。万历二年进士。自清江知县拜南京御史。会皇长子生,诏赦天下,惟贤因请召诸臣。冯保恶其言,谪江山丞。保败,还故官。劾左都御史陈炌希权臣指,论罢御史赵耀、赵应元,不可总宪纪。炌罢去。又荐王锡爵、贾三近、何源等,皆获召。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有差。惟贤寻迁户部主事,历顺天府丞。二十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景王封德安,土田倍诸藩,绝赋额犹存。及帝弟潞王之国卫辉,悉以景赋予王。王奏赋不及额,帝为夺监司以下俸,责抚按急奏报。惟贤言:“景府赋额皆奸民投献,妄张其数。臣为王履亩,增赋二万五千,非复如往者虚数,王反称不足,何也?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会典》言,皇庄及勋戚官庄,遇灾蠲减视民田。今襄、汉水溢,王佃民流亡过半,请躅如例。”又言:“长沙、宝庆、衡州三卫军戍武冈,而永州、宁远诸卫远戍广西,瘴疠死无数。请分香迭戍武冈,罢其戍广西者。”帝悉报许。承天守备中官以征兴邸旧赋,请罪潜江知县及诸佃民,旨下抚按勾捕。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令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又请以周敦颐父辅成从祀启圣,诏皆从焉。入为左佥都御史,言行取不宜久停,言官不宜久系,台员不宜久缺。已,复言天下多故,乃自大僚至监司率有缺不补,政日废弛,且建言获谴者不下百余人,效忠者皆永弃。帝不纳。寻迁左副都御史。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俱不报。久之,以忧归。起户部左侍郎,未上卒。赠右都御史。天启初,谥恭定。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B.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C.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D.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到的薪金,夺俸是对有过失的官吏的一种惩罚措施。
B.国,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家”为大夫的封地,“国家”即二者的合称。
C.从祀,亦即“配享”。是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祭对象的先贤或先儒。
D.言官,是封建官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惟贤敢于弹劾,善于举贤。他弹劾了陈炌、赵应元等,推荐了王锡爵何源等,后又趁皇上大赦天下之时,请求召回旧臣。
B.郭惟贤实事求是,直言不讳。他在巡抚湖广时,经过实际调查,直言反驳潞王的奏言,认为潞王所说的税收不足是虚假的。
C.郭惟贤关心民生,为民请命。他在襄水汉江涨水时,建议朝廷援引旧例减免佃民的租赋,以缓解灾情给百姓带来的伤害。
D.郭惟贤一心为国,多有建言。他建议轮流戍守武冈,停止远戍广西;建议及时考核选用、补足官员,以扭转政事日弛的局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
(2)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弻,亟行考选,俱不报。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夜航船序

〔明〕张 岱

①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辨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②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

③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穀、徐夫人之类是也。”

④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是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人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⑤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⑥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小题1】作者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的原因是。
【小题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少见世面的粗俗的人,其学问是事先记忆准备而成的。
B.当时的人们把那些能毫无差错地背诵一大堆人名的人就当作是博学才子,作者认为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
C.作者认为其实忘记一些古人的姓名,对于学问是没有任何妨碍的。
D.本文反对不切实际的无用之学,提倡对“有关文理”的知识要认真记取。
【小题4】作者讲述了一僧和一士同宿夜航船的故事的目的是。
【小题5】序文,一般是交代成书经过,写作目的或命名缘由的,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序文,寥寥数语,言简意深。作者将书命名为《夜航船》的原因是。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狂士桑悦

蒋一葵

桑悦,居海虞之沙溪。家贫亡所蓄书,从肆中鬻得,读过辄焚弃之。时以孟轲自况,每书曰:“江南才子桑悦。”

十九举乡试,春闱策有“胸中有长剑,一日几回磨”等语,为吴检讨汝贤所黜。又作《学以至圣人之道论》,有“我去而夫子来”等语,考官缩舌曰:“岂江南桑生耶?狂士!”遂下第。再试春闱得乙榜,年二十六,籍误以二为六,请谢不为官,不许。

调邑博士,大学士丘浚慕悦名,召令观所为文,曰:“某先辈撰。”悦心知之,曰:“明公谓悦不怯秽乎?奈何得若文而令悦观。”浚曰:“然则,生试更为之。”归撰以奏,浚称善。逾年,按察视学者别浚,浚曰:“吾故人桑悦,幸无以属吏视也。”按察既行部抵邑,不见悦,顾问长吏:“悦今安在?岂有恙乎?”长吏素悦,皆曰:“无恙,自负不肯迎耳。”乃使吏往召之,悦曰:“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按察久不能待,更两吏促之,悦益怒曰:“若真无耳者!即按察力能屈博士,可屈桑先生乎?为若期三日,先生来;不三日,不来矣。”按察欲遂收悦,缘浚不果。三日,悦诣按察,长揖立,不跪。按察厉声曰:“博士分不当得跪耶!”悦前曰:“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明公贵岂逾大将军?而长孺固亡贤于悦,奈何以面皮相恐,寥廓天下士哉!悦今去,天下自谓明公不容悦,曷解耳?”因脱帽径出。按察度亡已,乃下留之。

他日当选两博士自随,悦在选。故事,御史出按郡邑,博士侍左右立日,悦请曰:“犬马齿长,不能以筋力为礼,亦不能久任立,愿假借且使得坐。”御史闻悦名,数召问,谓曰:“匡说诗,解人颐。子有诸?”曰:“悦所谈玄妙,何匡鼎敢望?即鼎在,亦解颐。公幸赐清燕,毕顷刻之长。”御史壮之,令坐讲。少休,悦除袜,跣而爬足垢,御史不能禁。

寻复荐之,迁长沙倅,再调柳州,悦实恶州荒落,不欲往,人问之,辄曰:“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为柳州岁馀,不堪,思归。会丁外艰,服阕,遂不起。既家居,益任诞,褐衣楚制,往来郡邑间。

(选自《尧山堂外纪》,有删改)

(注)①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出自《史记》,汲长孺,指汲黯。汲黯长揖大将军卫青,卫青不但不怪罪,反而更加敬重汲黯。②清燕:清闲,闲暇。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书(刺:讽刺)
B.曰:“某先辈撰。”(绐:哄骗)
C.长吏素悦(衔:怀恨)
D.博士侍左右立日(竟:整,从头到尾)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闱,指明清时期春季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应考者为各省举人。
B.博士,古代职官名,秦汉时掌管典籍。文中指最高级别的学位。
C.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礼节,大多用于平辈之间。
D.服阕,古代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官员守丧期满后可继续做官。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
(2)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
【小题4】第四段中,桑悦的“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