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登鹊山

陈师道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luó):古水名,即泺水和济水。④青徐:指青州和徐州。⑤医卢:这里代指名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语言平白洗练,呼应诗题,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诗人登上高处,看到青徐二州风俗淳朴,河流恬静,不由想到舜禹。
C.尾联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照应首联,而一个“聊”子,言外有意。
D.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
【小题2】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7 06:37: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隐居士
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注)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玉唾:珍贵的书籍。襄阳耆旧,泛指襄阳的隐士。庞公:庞德公,后汉襄阳人,居岘山南,未曾入城市。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开篇便写出了先生因自己“薄禄相”而未被封侯,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隐居山林,语句中隐隐透露出作者些许不得志的情味。
B.本诗第二联描绘精致,对仗谨严,特别是数词的选用,很具代表性,体现先生藏书之富、研学之久,突出其隐居生活的鲜明特征。
C.本诗第三联告诉我们,虽然先生四海之内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境界追求大多不会像先生一样,他们没有选择“高卧一庵”的生活。
D.本诗结尾两句描述了襄阳隐士的节操志向,他们为了高尚的品节志向苦苦坚守,庞德公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E. 本诗语言朴素,表达简妙,写先生隐居,又不拘泥,有联想,有拓展,表面上“寄隐居士”,其实,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心志。
【小题2】作者对先生隐居山林后的哪些表现怀有钦佩之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