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癸巳夏秋旱七月十月得雨喜雨有作
吴芾
早魃为灾害有秋,焦枯满目使人忧。片云忽向天边合,一雨俄惊地上流。
尽道槁苗须半活,如云晚稻可全收。老农两牧齐加额,且免流离过外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的标题点明了时间和事件缘由,其中“癸已”是天干地支法记年,“有作”二字,表明作者是有感而发。
B.“旱魃”,是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此处比喻旱象,“焦枯满目”则是对“旱魃”的具体描绘。
C.“忽向”表明云彩聚拢的迅速突然,“俄惊”表明雨水量大但下雨时间短促,令人惋惜。
D.“尽道”说明秋雨引发人们广泛关注,人们在纷纷谈论雨水能救活干枯的禾苗,带来秋天的丰收。
E. 末句中的“齐加额”表明农民与州官对秋雨的敬意,诗人也为不必再流浪到外地而欣喜。
【小题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19 12:0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宋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① 皇祐年间,宋庠贬官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完工后,他写下《重展西湖》二首以记其事。②东陂,指西湖的东部分。③云窦,指从山穴或山谷中涌流而出的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绿鸭”写水的色彩。东半湖绿波荡漾,水光粼粼,风景已经十分可爱了,“更因”承接上文,描写西半湖流云涌动,其风景更令人陶醉。
B.颔联凿通了东西两湖,鱼和鸟得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展尽”是个双关动词,既是说湖面开阔了,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无边;又是说诗人极目远眺,看到水天一色,胸怀顿觉开阔。
C.尾联作者抒情达意。古人称太守、郡守、刺史之类的地方长官为使君。这时宋庠正贬官许昌,为知州,故自称“使君”。
D.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诗人的观察力比较细密,故状物、写景细腻传神。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