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癸巳夏秋旱七月十月得雨喜雨有作
吴芾
早魃为灾害有秋,焦枯满目使人忧。片云忽向天边合,一雨俄惊地上流。
尽道槁苗须半活,如云晚稻可全收。老农两牧齐加额,且免流离过外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的标题点明了时间和事件缘由,其中“癸已”是天干地支法记年,“有作”二字,表明作者是有感而发。
B.“旱魃”,是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此处比喻旱象,“焦枯满目”则是对“旱魃”的具体描绘。
C.“忽向”表明云彩聚拢的迅速突然,“俄惊”表明雨水量大但下雨时间短促,令人惋惜。
D.“尽道”说明秋雨引发人们广泛关注,人们在纷纷谈论雨水能救活干枯的禾苗,带来秋天的丰收。
E. 末句中的“齐加额”表明农民与州官对秋雨的敬意,诗人也为不必再流浪到外地而欣喜。
【小题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19 12:0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①晁补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年间举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绍圣末年,受党争牵连被谪,退隐家乡。②壅(yō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③芳醪(láo):指浊酒或醇酒。
【小题1】下列对本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柳树,“壅培未就”的花朵,风雨一到就被吹扫净尽;而柳树在春天正是茁壮成长的时期,故言“繁红”占有春天的时间“不如垂柳”。
B.“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C.“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化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成语,说明每当春去匆匆,风雨摧花时,必生怅恨,唯有借酒遣之。
D.“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是词人的自信,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子,并非因春去而消瘦。点明此为自然规律,无须独自怅恨。
E. “世上功名三句”点明主题,反映了词人的思想境界,也是词人对人生的感叹: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