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百龄传

秦松龄

锡固多佳山水,间生瑰闳奇特之士,常以道艺为世称述。若倪征君云林以画,华学士鸿山以诗,王佥事仲山以书,乃今过处士百龄者,则以弈。其为道不同,而其声称足以动当世则一也。

百龄名文年,为邑名家子。生而颗,好读书。十一岁时,见人弈,则知虚实先后、进击退守之法。曰:“是无难也。”与人弈,弈辄胜。于是闾党间无不奇百龄者。时福清叶阔学台山先生,弈品居第二。过锡山,求可与敌者,诸乡先生以百龄应召,至则尚童子也,叶公已奇之。及与弈,叶公辄负。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百龄艴然曰:“弈固小技,然枉道媚人,吾耻焉;况叶公贤者也,岂以此罪童子耶?”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以学未竟辞。自是百龄之名,噪江以南。

遂益殚精于弈。不几年,学成,曰:“可以应当世矣!”会京师诸公卿闻其名,有以书邀致者,遂至京师。有国手曰林符卿,老游公卿间,见百龄年少,意轻之。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谓百龄曰:“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今愿毕其所长,诸先生欢。”诸公卿皆曰:“诺!”遂争出注,约百緍。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弃。枰未半,林君面颊发赤热,而百龄信手以应,旁若无人。凡三战,林君三。诸公卿哗然,曰:“林君向称霸,今得过生,乃夺之矣!”复皆大笑。于是百龄棋品遂第一,名噪京师。

当是时,居停主②某锦衣者,以事系狱,或谓百龄曰:“君为邻衣客,须谨避,不然,祸将及。”百龄毅然曰:“锦衣遇我厚,今有难而去之,不义。且吾与之交,未尝以私,祸必不及。”时同客锦衣者悉被系,百龄竟免。

已天下多故,百龄不欲久留,遂归隐锡山。日与一二酒徒狂啸纵饮,不屑与人弈,独征逐角戏以为乐。百龄素贫,出游辄得数百金,辄尽之博簺。其戚党谯呵百龄,百龄曰:“吾向者家徒壁立,今所得资,俱以弈耳。得之弈,失之,夫复何憾?且人生贵适志,区区逐利者何为?”噫,若百龄者,可谓奇矣!以相国之招而不去,以金吾之祸而不避,至知国家之倾覆而急归:为公卿门下客者垂四十年,而未尝有请,若百龄者,仅谓之羿人乎哉?

张山来曰:善羿者多在垂髫,然其人往往啬于寿。今过君独历四十余载,岂其命名为之兆耶?

(注)①抛(fú)然:生气的样子。②居停主:出租房屋的人。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 凡三战,林君三
B.百龄谢不敢 林君向称霸
C.且吾与之交,未尝以私 为公卿门下客者垂四十年,而未尝有
D.今愿毕其所长,诸先生欢   得之弈,失之,夫复何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佥事:古代官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副职或者助理等职。
B.童子: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这里是没有考中秀才的读书人。
C.金吾:多指负责朝廷警卫、仪仗及掌管京师治安的武职官员。
D.垂署: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故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
(2)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
【小题4】过百龄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13 10:0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赠孙秋士序

清梅曾亮

①为名公子贵介弟,而无官于朝,无迹于场屋。斗室中六七童子,十馀年主者不易姓,往来不过一二士。诗一卷,纸墨暗昧,读者卷舌滞口而不可舍去。敝衣冠,独行市中,断烂古书外不市他物。居近正阳门,不二三里,目不见朝报一字,不知何者为今日时事、达官要人。盖古之山林枯槁之士,无过于孙先生者,而今于京师中遇之,亦异矣。

②韩昌黎言居京师八九年,不知当时何能自处。夫士至京师不可居,困矣。然困有至非京师无可居如先生者,为愈奇耳。吾观东方曼倩及杨子云,皆非嗜禄利者,其居长安中甚落拓矣,亦卒不舍去。岂古今人之遇或同与?二子在当时,虽其遭遇若此,后之好事者或传其书,写放其貌,忻慕笑抃,而欲从游,则以吾所言如先生其人者,后人好事者见之,有不欲传其书,写放其貌,而欲从之游者乎?有不忻慕笑抃,而忘其为落拓于当世者乎?

③太史公班固书,屡言长安诸公贵人,皆不出其名氏,以其人日异月新,不胜识也。然而有名氏如二子者,落拓亦何负于人哉!曾亮交先生十馀年,今先生年六十矣,乃述其行之似古人者以为寿,以见寿莫寿于使后世知我为古人也。

注①贵介弟:高贵子弟。介弟,对别人兄弟的敬称。②场屋:科举考场。③主者:东家。④朝报:古代官报,刊载诏令、任免、奏章等。⑤东方曼倩及杨子云:东方朔,字曼倩;杨雄,字子云,皆西汉文学家。⑥写放:摹画。放,通“仿”。⑦忻慕笑抃(biàn):钦佩羡慕而欢欣鼓舞。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
⑴斗室中六七童子
⑵断烂古书外不他物
⑶亦不舍去
⑷岂古今人之遇或同
【小题2】“秋士”是古代文化中特有的名称,指代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高中课文《__________》对此有所论及。
【小题3】第②段列举韩愈、东方朔、杨雄为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孙先生作诗一卷,纸张陈旧,墨色暗淡,常使读它的人辨识不清又不忍放下。
B.孙先生经常穿戴破旧的衣帽,独自行走于集市,除了残破古籍外什么也不买。
C.东方朔和杨雄都不是贪图利禄的人,他们居于京师宁可穷困落拓也不肯离去。
D.班固《汉书》多不提京城达官贵人名氏,却留有落拓者如东方朔、杨雄之名。
【小题5】从文末看,作者写这篇赠序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中孙先生是一位让作者感到“异”、“奇”的隐士。请联系全文,评析这一人物形象。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寄舍弟墨第四书

凡人读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可以不读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是折本的买卖。愚兄而今已发达矣,人亦共称愚兄为善读书矣,究竟自问胸中担得出几卷书来?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人有负于书耳,书亦何负于人哉!昔有人问沈近思侍郎,如何是救贫的良法?沈曰:读书。其人以为迂阔。其实不迂阔也。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信此言,则富贵,不信,则贫贱,亦在人之有识与有决并有忍耳。

(乙)

板桥自叙(节选)

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或有自云高古而几唐宋者,板桥辄呵恶之,曰:“吾文若传,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明清两朝,以制艺取士,虽有奇才异能,必从此出,乃为正途。若漫不经心,置身甲己榜之外,辄曰:“我是古学。”天下人未必许之,只合自许而已。老不得志,仰借于人,有何得意?

【小题1】作者在甲文中说自己“便尔钓名欺世”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甲文中说沈“不迂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作答)
【小题3】对乙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切合于实际。
B.(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一定引用圣贤名句,文章具有使用价值。
C.(板桥的诗文)都是表达与众不同的想法,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适用于生活。
D.(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涉及日常生活。
【小题4】甲、乙两文都谈到有关读书作文的内容,而甲文重在阐述读书_______;而乙文主要反对一味_______现象。
【小题5】上面两个文段中都有超越当时一般人的见识。任选其中一个亮点,谈谈你的认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尚勤俭
(清)朱柏庐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徼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呜呼!生理绝矣!又况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表率,而使相趋于贪惰,则既自绝其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
勤之为道,一要深思远计。事宜早为、物宜早办者,必须预先经理。若待临时,仓忙失措,鲜不耗费。二要晏眠早起。侵晨而起,夜分而卧,则一日而复得半日之功;若早眠晏起,则一日仅得半日之功。三要耐烦吃苦。若不耐烦吃苦,一处不周密,一处便有损失耗坏。故事须亲自为者,必亲自为之;须一日为者,必一日为之。
俭之为道,一要平心忍气。一朝之忿,不自度量,与人口角斗力,构讼经官。事过之后,不惟破家,或且辱身。二要量力举事。如土木之功,婚嫁之事,宾客酒席之费,切不可好高求胜,一时兴会,所费不支。后来补苴,或行称贷,偿则无力,逋则丧德。三要节衣缩食。绮罗之美,不过供人之叹羡而已。若暖其躯体,布素与绮罗何异?肥甘之美,不过口舌间片刻之适而已。若自喉而下,藜藿与肥甘何异?人皆以薄于自奉为不爱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养生也。
此在故家子弟,尤宜加意。盖不勤不俭,约有二病:一则纨绔成习,素所不谙;一则自负高雅,无心琐屑。乃至游闲放荡、博弈酣饮,以有用之精神而肆行无忌,以已竭之金钱而益喜浪掷。此又不待苟取之为害,而已自绝其生理矣。
孔子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可知孝弟之道、礼义之事,惟治生者能之,奈何不惟勤俭之为尚也。
(选自《朱柏庐诗文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 绝:断绝
B.一时兴会,所费不支 支:支助
C.偿则无力,逋则丧德 逋:拖欠
D.一则自负高雅,无心琐屑    负:依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平行止,于此而丧  游于赤壁之下
B.以已竭之金钱而益喜浪掷 句读之不知
C.则一日仅得半日之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若暖其躯体,布素与绮罗何异  彼与彼年相若也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