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感兴三首(其二)①
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②。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③,感泪纵横发。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注)①《山中感兴三首》作于1271年春,文天祥因为代皇帝起草诏令触怒了权贵贾似道,被罢官回到家乡—今江西吉安,隐匿深山。②北风急,暗指1270年8月蒙古军围攻襄阳、樊城及12月襄、樊粮道被蒙军切断之事。③文天祥自幼爱读忠臣传,敬佩屈死的直臣。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溪水下降,溪中的石头自然露出,刻画出秋景的特点。
B.“挑灯看古史”两句,写诗人读史书,想到忠臣的不幸遭遇,禁不住感慨万千。
C.第五六句从前面写景转为写事,朋友之信捎来时局的消息,“急”字暗喻时局的紧张。
D.“塞马谁得失”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深山里的人信息闭塞,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
【小题2】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24 09:25: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指南录后序(节选)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B.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屡次,多次。
C.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诣:到,去。
D.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见:同“现”,出现。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吾其还也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C.北虽貌敬,实则愤怒/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小题3】翻译句子。
(1)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2)将必修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小题4】选文中表现了文天祥的哪些爱国情怀,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至京口,得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奔真州    间:空隙,机会
B.饿无聊 穷:贫穷
C.大酋当死    诋:辱骂
D.层错出 见:同“现”
【小题2】文中划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B.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C.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D.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艰难的逃亡历程并不是为了逃命,而是为了“将以有为”,作者出生入死的背后是一颗报效朝廷之心。
B.作者连续使用“得”“避”“出”“渡”“入”“展转”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南归行程的艰辛。
C.作者扣住一个“死”字,借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再现了此次北行的险恶历程,抒发了精忠报国的激情。
D.“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说痛苦的遭遇过去以后再回味当时的痛苦,并憧憬苦尽甘来的美好前景,心里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