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史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下狱。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五月,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B.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C.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D.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勒,全称“多罗贝勒”。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
B.左都御史,属于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
C.爵,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D.朔,表时间,指农历每月初一。也可表方位,指北方。如杜甫《咏怀古迹》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朔漠”就指北方的沙漠地区。本文中指郑成功住在北屋。
【小题3】下列对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成功面对强敌,决不投降。不管是他的父亲郑芝龙,还是郑亲王的担任定远大将军的儿子济度对他劝降,他最终都没有投降。
B.郑成功收复台湾,可谓天时地利。他率军到达时,鹿耳门水位突然上涨,他直接进入海岛,于是荷兰人退守到王城。只可惜顺治诛杀了他的亲人。
C.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励精图治。郑成功攻下当时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后。采取了制定法律、设立职官、兴办学校等一系列措施。
D.郑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夭。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误听周全斌谗言,导致陈豹抗命。加之身患疾病,三十九岁竟英年早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14 10:01: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注]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④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⑤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蔡伯坚    师:以……为师B.弃疾间与之  游:游玩
C.时虞允文国  当:主持、掌管D.京壮之 益:更加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B.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C.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D.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僧人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叛投金国。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
C.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刚强正直,却未被采纳。
D.辛弃疾在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得到留守叶衡的赏识,认为他胸有大志谋略过人,叶衡做丞相后,大力举荐他,辛弃疾因此得到皇帝召见。
【小题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说”是一种记叙文的文体,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都属于“说”一类文体。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属于唐宋八大家。
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2)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题。

直秘阁林公行状

刘克庄

公讳瑑,字景良,世为福清人,少入太学,与兄靖安令君璟同中淳熙十一年进士第。教授鄂州,旧例从州家丐猪羊税钱助养士,公曰:“是不可愧耶?”谢不取,节缩浮费,更有余力增田。

丁母优,服阕,差两浙转运司公事,秩满,得旨待掌故阕,执政面谕欲越次先除,公谢不愿。既归,四年不通问,执政怒,超用他人。久之,除主管史部架阁文字。

轮对,历疏庙堂除授,宫掖请谒之弊,且言:“臣待罪班行,更化前后皆所目击,不知今日立政用人其尽出于公乎,抑犹未免于私乎,其视前日有以异乎,抑无以大相远乎。臣现今世自上至下,由内达外,苟可遂私,靡所不至,良由陛下真诚有余,刚断不足,名为更化而实未尝更化,始欲善治而终不可善治。”别札曰:“民生憔悴极矣,散内帑之储,省掖庭之费,裁横恩滥赏以裕民,可乎?”宁宗嘉纳。

请外,出知兴化军。世史所谓操切之术一不用,专以教化俯循为主,比去,不刑一人。崔科至宽,县令不识诃问,细民不识追呼。又取三县夏税一钱至六十钱户全蠲之,第三至第五等户减半,第一第二等户减三之一,寺院减五之一,于未催之前预为约束,民被实惠。

差知全州,下车甫两月,除提点广西刑狱,足疾,力辞新命。全人闻公当去,皆嗟惜。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公学贯千载,文章典丽,顾不肯以文名,手稿皆焚弃。自奉至薄,笥无新衣,庖无盛馔,特喜施予,族戚蒙赖,晚食祠禄,岁取百千别贮之,五载得千缗。置义田百斛以赡贫宗。

公素清约,视荣利如粪土。历二郡,生业不长尺寸,居室苟完,无广厦突兀之想,田园仅足,无牙筹算计之入。宅前篱落略成门径,舍后花木粗分行列。公处之怡然,万钟五鼎不能与易也。

(选自《全宋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B.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C.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D.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又名大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B.服阕:古人在父母去世后,为父母守孝三年,守孝期满,除去孝服。
C.下车:古代常指官吏被贬。今常用“下车伊始”表官吏刚告老还乡。
D.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一种量器。孟子《鱼我所欲也》曾用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景良在鄂州担任学官期间,按照旧例由所在州给予猪羊税钱来资助供养读书人。他认为这样做让人感觉羞愧,所以辞谢不接受。
B.林景良面对皇帝指陈时政得失时,敢于直言弊事,并且认为皇帝真诚有余,刚断不足,让改革落入失败境地,皇帝生气并弃之不理。
C.林景良担任兴化军知军,用教化安抚对待百姓,尤其是催缴税收宽松,对当地百姓的夏税有所减免。
D.林景良待己极其严格,衣箱中没有新衣,厨房中没有丰盛的食物,但非常喜欢施舍,家族亲或都蒙受益处,更置义田养活贫穷的族人。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学贯千载,文章典丽,顾不肯以文名,手稿皆焚弃。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岑嘉州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斫雕为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大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注)受职,本非朝,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邪佞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梁益,畅皇风于邛僰。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呜呼不禄。

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确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焉。

(有删改)

(注)乱:这里指四川节度使崔旰杀死原节度使一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有敦风格   尚:高尚B.斫雕为 朴:朴实
C.本非朝 旨:旨意D.发挥高焉 致:情致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复当时所重     谁为大王此计者
B.文武衣冠附会阿谀求自结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C.折挫邪佞计 不知老将至
D.播德泽梁益 师不必贤弟子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B.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C.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D.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岑参的才能的一组是
①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②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③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④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⑤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⑥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岑参从小自立自强,遍读诗书,富有文才其文风与轻浮绮靡之风迥异,用词崇尚清简,命意崇尚真切,大多境界高妙。
B.岑参先后担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右补阙、关西节度判官等职在担任右补阙时,不断给皇帝上封章,指责评述权臣。
C.岑参被免职寓居蜀地时,针对崔旰擅杀原节度使自立,官员争相依附,无视朝廷威严的现象,写下《招蜀客归》一文。
D.杜确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章,并亲自整理抄录分类集中,刻写成八卷,这篇序言表达了他对岑参的怀念、敬仰之情。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
(2)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
(3)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

同类题4

   楚庄王听朝罢晏,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罢之晏也,得无饥倦乎?”庄王曰:“今日听忠贤之言,不知饥倦也。”樊姬曰:“王之所谓忠肾者,诸侯之客欤?国中之士欤?’庄王曰:“则沈令尹也。”樊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奖者何等也?”姬曰:“妾得侍于王,上汤沐,执巾栉,振衽席,十有一年矣。然妾未尝遣人之梁郑之间,求美人而进之于王也。与妾同列者十人,贤于妾者二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专王之宠哉?不敢以私愿蔽众美也,欲王之多见,则知人能也。今沈令尹相楚数年矣,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又焉得为忠贤乎?”庄王旦朝,以樊姬之官告沈令尹。令尹避席而进孙权敖。叔敖治楚三年,而楚王霸。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曰:“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
(1)妾岂不欲王之爱 “擅”的同义词是(_________)
(2)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 “不肖”的反义词是(_________)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姬下堂而之曰 迎:向着
B.丘子避席,不知所    对:对答
C.大夫退,无使君劳  夙:早
D.刺虞丘,蔽贤之路  非:非议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罢之晏也,得无饥倦乎?
(2)岂不欲擅王之爱?
【小题4】在本文中,樊姬与楚庄工谈论了关于___________的问题,由于她采用了________ 的方法,达到了劝谏的目的。
【小题5】从本文看,真正的忠贤应能_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杨云翼,字之美。云翼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登明昌五年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泰和七年,授东京路按察司事,因召见,章宗咨以当世之务,称旨。
贞佑四年,大元及西夏兵入鄜延,朝议以蒲察阿里不孙为副元帅以御之。云翼言:“蒲察阿里不孙者,言浮于实。用之必误大事。”不听,后果败。时右丞相高琪当国,人有请榷①油者,高琪主之甚力,诏集百官议,高夔等二十六人同声曰:“可。”云翼独与赵秉文、时戬等数人以为不可,议遂寝。高琪后以事谴之,云翼不恤也。兴定三年,筑京师城,役兵民数万,夏秋之交病者相籍,云翼躬自调护,多所全济。军兴以来,入粟补官及以战功迁授者,事定之后,有司苛为程式,或小有不合辄罢去,云翼奏曰:“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是年十一月,宗室承立参知政事,大臣言其不法,诏云翼鞫之,狱具,廷奏曰:“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诛赏之,则天下知所劝惩矣。自余小失,何足追咎。”承立由是免官,合达遂掌机务。
当时朝士,廷议之际多不尽言,顾望依违,浸以成俗。云翼尝患风痹,至是稍愈,上亲问愈之之方,对曰:“但治心耳。心和则邪气不干,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上矍然,知其为医谏也。
云翼天性雅重, 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其于国家之事,知无不言。
(选自《金史·杨云翼传》)
①榷:专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宗咨以当世之务,旨 称:符合   晨光之熹微 恨:怨恨
B.时戬等数人以为不可,议遂 寝:搁置   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
C.云翼不也 恤:顾及   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自夸
D.至是愈  稍:稍微   终军之弱冠 等:等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章宗咨当世之务 ②高琪后事谴之
B.①蒲察阿里不孙,言浮于实 ②入粟补宫及以战功迁授
C.①天下知所劝惩矣 ②其待人
D.①廷议际多不尽言 ②上亲问愈之方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B.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C.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D.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云翼天资聪慧,刚学会说话便在地上写字,每天能诵读几千字的文章。后来他考中了进士第一,词赋考试也中了乙科。
B.有人请求实行油料专卖,高琪竭力赞同,诏令聚集百官商议此事时,杨云翼等人却对此表示反对,高琪为此怀恨在心。
C.兴定三年,有数万士兵参与了筑建京师城,夏秋之交,很多士兵接连患病,杨云翼亲自调药护理,从而救活了许多人。
D.皇上让杨云翼去审问宗室承立。云翼审问后奏报说,承立现在所犯的过失还不足以治罪,但皇上应追究他过去的问题。
【小题5】文言文翻译。
①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②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