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注释)这首词根据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诗改写而成。

【小题1】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
乐声初发,____;转而骤然突变,______;继而由刚转柔,________。
【小题2】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中评价本词描写的音乐“可以目听”。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特色。
【小题3】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分别加以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15 09:0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书刘庭式事

苏轼

①予昔为密州,殿中丞刘庭式为通判。庭式,齐人也。而子由为齐州掌书记,得其乡闾之言以告予曰:庭式通礼,学究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盲女死于密,庭式丧之,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复娶。
予偶问之:“哀生于爱,爱生于色。子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爱从何生,哀从何出乎?”庭式曰:“吾知丧吾妻而已,有目亦吾妻也,无目亦吾妻也。吾若缘色而生爱,缘爱而生哀,色衰爱弛,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予深感其言曰:“子功名富贵人也。”或笑予言之过,予曰:“不然,昔羊叔子娶夏侯霸女,霸叛入蜀,亲友皆告绝,而叔子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君子是以知叔子之贵也,其后卒为晋元臣。今庭式亦庶几焉,若不贵,必且得道。”时坐客皆怃然不信也。


②昨日有人自庐山来云,庭式今在山中,监太平观,面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坂往复六十里如飞,绝粒不食已数年矣,此岂无得而然哉!闻之喜甚,自以吾言之不妄也,乃书以寄密人赵杲卿。杲卿与庭式善,盖昔尝闻余言者。


③庭式,字得之,今为朝请郎。杲卿,字明叔,乡贡进士,亦有行义。元丰六年七月十五日,东坡居士书。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年而哀不衰  (____________)
(2)则凡扬倚市  (___________)
(3)亲友皆告 (____________)
(4)自以吾言之不也 (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其女以疾B.皆可以为妻也耶
C.君子是以知叔子之贵也D.自以吾言之不妄也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
②今庭式亦庶几焉,若不贵,必且得道。
【小题4】刘庭式对妻子的所作所为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作者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小题5】简述赵杲卿在文中的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乐毅论

苏 轼

自知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

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求亡之不  暇:空闲的时间
B. 桴进兵 援:拿起
C. 其政令 治:治理
D. 不王则所处  审:明白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知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而求哀请命勾践/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C. 骑劫代将/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 燕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乐毅失败原因的一项是(   )
①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②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
③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④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
⑤齐人苦湣王之暴⑥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④⑤⑥   D. ②④⑥
【小题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B.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C.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D.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齐桓公、晋文公如果去做商汤、周武一样的事,图谋成就王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成就霸业。
B. 吴王最终被勾践杀死,项羽被汉高祖追杀,作者用这些事例阐述了不能用狭小的仁义去破坏掉建国立业的大计。
C. 作者认为,乐毅在和齐国的常年征战中如果能及时停止战争,让齐国的百姓休养生息,那么对生活满足的齐国人也就没有人有斗志去和乐毅打仗了。
D. 文章叙议结合,内容材料丰富,分析了王道和霸术的分别,阐述了王道不是霸者夺取天下的好方法。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
(2)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   余音,指箫声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小题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