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明)袁宏道
①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②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③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湖北竟陵人,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 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其诗恬淡高远,有意趣。后人常有模仿其烧香煮茶以示高雅。A.耳 | B.焉 | C.也 | D.矣 |
A.品质愈卑劣,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卑下。 |
B.品行愈低下,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低下。 |
C.品德愈卑鄙,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下流。 |
D.品味愈低下,所以他们所追求的就愈低级。 |
A.韦苏州等世俗之人,烧香煮茶,无法得到、领会意趣。 |
B.童子之趣,得之于自然,无私心杂念,是最上乘的趣。 |
C.山林之人,自由自在,不受束缚,没有求趣而趣自来。 |
D.年长、官高、品大者,往往受见识束缚,离趣味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