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枕中十书序

(明)袁宏道

①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说卓秃翁,孟子之后一人,予疑其太过。又或说为苏子瞻后身,以卓吾生平历履,大约与坡老暗符,□卓老为尤惨。

②予昔令吴时,与卓吾游黄鹄矶,语次及著述书,李卓吾便点首曰“卓老子一生都肯让人。难著书则吾实实地有二十分胆量,二十分见识,二十分才力,若信得过否?”予唯唯,遂诘之曰:“尔数部中,谁是最得意者?”

③卓吾曰:“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生事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己意,此予一生神通,游戏三昧所寄也,尚未终册,完当从门下校之。”自是分袂,伊南我北,卯酉相望。不数年,卓吾竟以祸殒,昔哉!

③乙酉,予主陕西试事毕,复谢,天子恩命,夜宿三教寺,寺高阁敝筐中,获其稿读之,不觉大叫惊起。招提老僧,执光相顾。予遽询曰:“是稿何处得来,束之高阁?”老僧曰:“乡者温陵卓吾被逮时寄我物也,嘱以秘之枕中,毋令人见。今人已亡,书亦安用!”予曰:“嘻,奇哉!不意今日复睹卓吾也,卓吾其不死矣!”惜书前后厄于鼠牙,予以囊受卓吾之祝,故于燕居时续而全之,付冰雪阅而订之,藏之名山,俟有缘者梓而寿之。

[注]①袁宏道:文学家,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学说。②李卓吾:名贽,号卓吾,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晚年被诬下狱,自刎于狱中。
【小题1】填入第①段方框内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A.乃B.于C.且D.而
【小题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①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除张司空外更几人哉!
②予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王介甫、苏子瞻见之。
③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
④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岁矣,予于杨升庵、李卓吾见之。
A.③①②④B.④②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小题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卓吾著书更讲究信用,超过常人二十分。
B.李卓吾著书立书特别真诚用心,从不让人。
C.李卓吾除著书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谦让人。
D.李卓吾著书胆量见识和才力,超过一般人。
【小题4】简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特色。
【小题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5 06:0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得白鹿,文长作表 属:嘱托
B.议者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方:相比
C.杀其继室,下狱死  论:判罪
D.同年有越者,托以抄录 官:官吏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B.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C.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D.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文长是一个秀才,名声很大,受到薛公、胡公的赏识。但因自负才略,喜欢谈论军中之事,对世事不满,所以不遇于时。
B.徐文长的诗形象生动,构思巧妙,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怀才不遇的悲痛。作者认为他的散文可与韩愈和曾巩等人相比。
C.作者认为徐文长是一个有多方面才能的人,他写的字笔意奔放,像艳丽的女人老了,却还保留着优雅的姿态,苍劲中有秀丽。
D.本文记述了徐文长坎坷而不幸的一生,评价了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上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他深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
②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惠山记

明 袁宏道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号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痉,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其他如《史记》、杜诗、《水浒传》、元人杂剧畅心之书,又皆素所属厌,且病余之人,精神眼力几何,焉能兀兀长手一编?邻有朱叟者,善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二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

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牌之困结,一时谴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

【小题1】“宾客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
【小题2】第一段的叙述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小题3】下列语句,不能表现作者“性疏脱,不耐羁锁”的性格的一项是
A.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B.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
C.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D.流连阁中,信宿始去。
【小题4】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手法的角度,就本篇游记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放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集子。叙,通“序”,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①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洞明真谛追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小题1】第一自然段中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尤,女中之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
A.世俗之人是无法得到、领会意趣的。
B.书画古董、装神弄鬼都只不过是意趣的表象。
C.作者认为一个人越有知识就越没有意趣。
D.首段的“会心”既是得到“意趣”的关键,又照应了结尾的《会心集》。
【小题3】“重子”、“山林之人”、“愚不肖者”皆能得趣,他们的共同点是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小题5】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年长、官高、品大是得到意趣的障碍,可是在文末却又提到品高、官高、年壮的陈正甫是深于趣的人,你认为这矛盾吗?请说说理由。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枕中十书序

(明)袁宏道

①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外更几人哉!予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王介甫、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岁□,予于杨升庵、李卓吾见之。或说卓秃翁,孟子之后一人。予疑其太过。又或说为苏子瞻后身,以卓吾生平历履,大约与坡老暗符,而卓老为尤惨。

②予昔令吴时,与卓吾游黄鹄矶,语次及著述书,李卓吾便点首曰“卓老子一生都肯让人。难著书则吾实实地有二十分胆量,二十分见识,二十分才力,若信得过否?”予唯唯。遂诘之曰:“尔数部中,谁是最得意者?”卓吾曰:“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生事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已意,此予一生神勇,游戏三昧所寄也,尚未终册,完当请门下校之。”自是分袂,伊南我北,卯酉相望。不数年,卓吾竟以祸殒,惜哉!

③已酉,予主陕西试事毕,复谢,天子恩命,夜宿三教寺。寺高敝筐中,获其稿读之,不觉大叫惊起。招提老僧,执光相顾。予遭询曰:“是稿何处得来,束之高阁?”老僧曰:“乡者温陵卓吾被逮时寄我物也。嘱以秘之枕中,毋令人见。今人已亡,书亦安用!”予曰:“嘻,奇哉!不意今日复睹卓吾也,卓吾其不死矣!”惜书前后厄于鼠牙,予以熹受卓吾之祝,故于燕居时续而全之,付冰雪阅而订之,藏之名山,俟有缘者梓而寿之。

(注)①袁宏道:文学家,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学说。②李卓吾:名赞,号卓吾,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奉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晚年被诬下狱,自制于狱中。

【小题1】填入第①段方框内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A.也B.矣C.乎D.欤
【小题2】第①段写“坡老”的用意是     
【小题3】对第②段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卓吾著书立说特别真诚用心,从不让人。
B.李卓吾著书胆量见识和才力,超过一般人。
C.李卓吾著书更讲究信用,超过常人二十分。
D.李卓吾除著书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谦让人。
【小题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直线部分的句子。
【小题5】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