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注)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
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
C.下阙“尽吸”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
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
A.“扁舟”多承载着诗人漂泊思乡的意绪,张词中的扁舟却充溢着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 |
B.诗词中的“月”意蕴丰富,或幽美、或凄凉。本词中“素月”即皓月,写出月色澄澈之美。 |
C.“北斗”指的是北斗星,不仅是方向的指引,还常被喻为理想,本词包含了这两种含义。 |
D.“沧浪”常常指青苍色的水,词人借助它写出了洞庭茫茫、烟波浩渺,给人以空旷之感。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苏轼《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