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①
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②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①此词为苏轼在徐州谢雨道中作。谢雨,旱后喜雨而去谢神。②捋青捣麨: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制成干粮。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层层”和“光”写出久旱之后喜降甘霖,农作物长势茂盛的景象。
B.写未进村落就先闻到煮茧香气,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
C.“络丝娘”本为虫名,鸣声如机杼,颇为动听,此处借以指缫丝女。
D.“抬醉眼”写村中老人为庆贺丰收而醉酒,表现了农人的质朴乐观。
E. 尾句写作者询问叶黄豆熟还要多久,流露他对农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小题2】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23 05:0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1】“念奴娇”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词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小题3】苏轼在本词中借古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同类题3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①
苏 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白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浑黄迷漫,迤逦向前。
B.“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写尽了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表达了对谄媚小人的不满之情。
C.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D.词作第一句写风雨后,天朗气晴,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E. 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妙的写作技艺和艺术审美。
【小题2】“人间有味是清欢”被称作词眼,结合全词分析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