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写出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
(1)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2)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争;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3)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间,尚爱绿杨行不足
(4)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6-04-07 06:08: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诗,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句抒情方法奇特,备受后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同类题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洞中蝙蝠
白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A.“千年”指洞中蝙蝠活得长久,表面上是称赞羡慕,实际上是为下文否定蝙蝠的生活方式作铺垫。
B.“远害全身”中“全身”二字的意思是保全、保护自己,作者在诗中并不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C.“诚得计”中“诚”字本义是“的确”,这里有“固然是”的意思,其作用在于引出下文的转折。
D.末句“又如何”是问:“在黑暗的洞中蝙蝠是怎样度过一生是呢?”反映了作者追根问底的探究精神。
同类题3
赏析“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1)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以山名或水名加上“阴”“阳”构成的地名较多,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比如,汾阳就在汾河以南,江阴就在长江以北。
B.关于“三晋”“三楚”“三秦”的由来: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共同倡导中唐新乐府运动,合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作品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
D.《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编撰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他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讲述了从东汉灵帝到西晋武帝统一全国前后一百余年的历史故事。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白居易(772-846)
苏轼(1037-1101)
陆游(112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