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阁夜

杜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是说设置多道屋门,击柝巡夜,以防强盗。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日暮景色,山雾缭绕;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雾”“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比如“白雾昏”“月侵门”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依然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疾苦。
【小题2】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4 02: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 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①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艳滪②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③。
注: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摇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②艳滪:即艳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③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聚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诗的开篇写李剑州,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热情歌颂他“能化俗”的政绩和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这两层意思。
B.领联用典贴切。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剑州任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剑州同姓。
C.颈联实写诗人“路经A濒”,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
D.尾联用“仲宣楼”点出李剑州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李剑州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集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
E. 全诗由李剑州写到诗人自己,再由诗人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剑州,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
【小题2】全诗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