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候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释:①广德年间,宦官专权,吐蕃、回纥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②鱼龙:泛指水族。寂寞:是指入秋之后,水族潜伏,不在波面活动。《水经注》:“鱼龙以秋冬为夜。”相传龙以秋为夜,秋分之后,潜于深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长安政局入笔,“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运用比喻,形象贴切,交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B.中间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具体写“似弈棋”的内容。颔联运用对比手法写内忧,颈联运用互文、借代手法写外患。
C.尾联写在这秋江清冷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以清冷秋江喻诗人当前身在夔州之处境。
D.本诗与《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相同,主要艺术手法相同。二者都写于作者流寓夔州之时,都是借秋天的所见所思来抒发自身的忧国忧民之情。
【小题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5 09:0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杜甫早期作品。②愁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③绦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用惊讶的口气,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B.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正面描写画中的鹰形态逼真,而“可”、“堪”两字又紧扣“画”字之题。
C.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D.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从而表现了作者希望像雄鹰一样勇猛,表达他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
E.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