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楼①

米 芾②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位于镇江。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铁瓮,即铁瓮城,镇江的子城。④沧州,滨水的地方,此处指镇江江边某幽僻之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邻近青天,借以烘托出望海楼之高。
B.本诗作者面对春风、秋月,感到茫然,寄寓了作者忧心国事的深深悲慨之情。
C.本诗“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构成完整画面,充分发挥了诗人作为画家之所长。
D.本诗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七律,写出望海楼高峻雄奇的气势。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句法相当。
【小题2】本诗颔联“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26 11:15: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
韩㴲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潘邠老:宋代诗人潘大临,字邠老,以“满城风雨近重阳”闻名遐迩。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②韩㴲:南宋诗人,曾短期出仕,被斥后家居二十年。③吴山:在浙江杭州。④行藏: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多指出仕及归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别成佳作。
B.诗歌首联既说明了节令、天气和地点,更通过满城风雨的环境烘托和独上吴山远眺大江的行为表现,突出了诗人孤独黯然、满腔忧郁的形象特征。
C.第三句写自己的晚境,老眼昏花,既然健忘到记不清行路的地步,索性不再把远近放在心上,既有岁月催人、老之将至的悲慨,又有不戚戚于此的超然。
D.第四句紧承上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胸怀坦荡,壮心尚存,全句展现激扬的情绪,但“任”字也流露出不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无奈。
E. 颈联写自然风光每每让人诗兴大发,而眼前这派秋景,却只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感伤。两句一放一收,延续颔联的跌宕之势,颇有杜诗顿挫之风。
【小题2】此诗尾联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秃秃记
曾巩
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绐,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休宁县尉,与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归。周氏复恚,求绝,齐急曰:“为若出杜氏。”祝发以誓。周氏可之。
齐独之休宁,得娼陈氏,又纳之。代受抚州司法,归间周氏,不复见,使人窃取其所产子,合杜氏、陈氏,载之抚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齐。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①挽置庑下,出伪券曰:“若佣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不听。久之,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行道上乞食。
萧贯守饶州,驰告贯。饶州,江东也,不当受诉。贯受不拒,转运使始遣吏祝应言为复。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惧,则收以归,扼其喉,不死。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瓮水中乃死,秃秃也。召役者邓旺,穿寝后垣下为坎,深四尺,瘗②其中,生五岁云。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八月也。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张彦博改作寝庐,治地得坎中死儿,验问知状者,小吏熊简对如此。又召邓旺诘之,合狱辞,留州者皆是,惟杀秃秃状盖不见。与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敛之,设酒脯奠焉。以钱与浮图人升伦,买砖为圹③,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
呜呼!人 固 择 于 禽 兽 夷 狄 也 禽 兽 夷 狄 于 其 配 合 孕 养 知 不 相 祸 也 相 祸 则 其 类 绝 也 久 矣 如 齐 何 议 焉 买 石 刻 其 事 纳 之 圹 中 以 慰 秃 秃 且 有 警 也 事 始 末 惟 杜 氏 一 无 忌 言。二十九日,南丰曾巩作。
(选自《曾巩诗文选译》)
【注】①捽(zuò):揪。②瘗(yì):掩埋,埋葬。③圹(kuàng):墓穴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
B.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
C.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
D.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法:从汉朝开始设立的察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意为“明习法令,足以决疑”,唐宋科举考试也设有明法科。
B.县尉:与县丞一样,秦汉开始均为县令、县长的助手。县丞主管文书、仓库等,县尉主管地方治安。之后一直沿用,到明代以典史取代县尉。
C.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是西南、东北走向,古代习惯上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三国时吴国孙权所统治的全部地区。
D.浮图:就是佛,也写作“浮头”“佛图”“浮图”,是梵语“佛陀”的转音。文中指佛塔,“胜造七级浮图”中的“浮图”也是这个意思。
【小题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为司法官的孙齐,可谓道德沦丧,先娶了正室杜氏,留在老家,后来不但使用欺骗手段与周氏结婚,还娶了妓女陈氏。
B.被周氏发觉后,孙齐先是假言搪塞,继而避开周氏,伙同杜氏、陈氏把周氏所生的儿子秃秃偷偷带往外地。
C.由于孙齐买通贪官,不但没有得到惩处,反而被委以新职。周氏虽多次上告,但冤屈始终无法声张,以至于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D.原本没有属地管辖权的萧贯派属下前往调查,直接导致五岁的秃秃被杀,这让曾巩感叹孙齐的人伦丧尽,和禽兽没有差别。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更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绐,告县。齐赀谢得释。
(2)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①挽置庑下,出伪券曰:“若佣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