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晩风寒。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首两句,一近景一远景,一工笔细描,一简笔勾勒,描摹出江南春雨特有的景致,犹如一幅秀雅的水墨图。
B.“丝丝”这一叠词,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也生动地描画了春雨绵绵的形象。
C.“楼儿忒小不藏愁”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把愁情具体化、形象化。
D.词中有许多词用得十分巧妙,如“借”字。词人客居他乡,借花献给所怀之人,这样用“借”字,显得不同凡响。
【小题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0 10:20: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杜  鹃  花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思 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颈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 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D.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小题2】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相对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词对赤壁大战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C.“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E.下阕词中运用借代修辞描绘了“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但词人由于感时伤世,再也无心观赏。
【小题2】此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