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登楼》,完成各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写作此诗时,杜甫客居蜀地,唐代宗李豫重用宦官,朝廷内忧外患,日益衰败。②后主:指蜀汉刘禅,他宠信宦官,致使蜀汉灭亡。③《梁甫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躬耕陇亩,喜欢诵读这首乐府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的诗人登上高楼,繁花触目,黯然心伤。
B.颔联描述锦江流水挟着春色奔来天地之间,古今世势像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诗人明言大唐气运久远,告诫寇盗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写诗人想到后主学诸葛亮吟诵《梁甫吟》并被后人祭祀之事,不禁感慨万分。
【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先用正衬手法写花伤客心,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
B.本诗工于炼字,如第五句的“终”,有“终于”“始终”等意,含庆幸、祝愿等情感。
C.全诗写诗人登楼俯仰远眺,并联想到古今变化,使时空交织,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
D.全诗即景抒怀,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沉郁顿挫。
【小题3】本诗的尾联用典故来抒情表意,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东汉·曹操《短歌行》)
B.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唐·李商隐《马嵬》)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宋·李清照《声声慢》)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4】本诗作者登楼抒怀,请结合具体诗句阐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8-05 08:4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①。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注】①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前小序中“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此句乃诗人因病辞官,由京赴洛,寄悲情于金铜仙人,表达亡国之痛。
B.诗中“茂陵刘郎秋风客”“衰兰送客咸阳道”两句中的“客”均指金铜仙人,也是自己。人都是天地间匆匆过客,书法韶华易逝、人生难久的感慨。
C.诗前四句,通过金铜仙人观察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荒凉、凄清、冷落、悲凉的景象。
D.“忆君清泪如铅水”比喻奇妙,把金铜仙人的眼泪比作铅水,既符合铜人的物性,又赋予了铜人人性,眼泪的沉重正是内心的沉重。
E. 此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设想奇特,形象鲜明,怨愤之情溢于言表,怒目圆睁、气峻难平地抒发内心之悲。
【小题2】“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二句历来为人称道,司马光更是赞“天若有情天亦老”为“奇绝无对,请赏析此二句的妙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怀古迹(其二)①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②,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①宋玉故宅在归州(今湖北省秭归县),杜甫自蜀出峡时,经其地而凭吊之。②王逸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出句写自己看到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一个“深”字,既表示对宋玉理解的程度,又显出千古文人遭遇相同的悲哀。
B.颔联说相隔千年之后自己追怀怅望宋玉仍不免伤心流泪,看到索寞萧条的景象感到自己和他相似只不过生在不同的年代。。
C.颈联说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宋玉所写的云雨楼台只是说梦而已,其价值在于让后人读他的那些文章。
D.尾联说让人感到慰藉的是,宋玉毕竟留下了千年不灭的文名,这比那身死国灭、遗迹无存的楚王要强得太多了。
E.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所写,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诗人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小题2】诗人为何会“怅望千秋一洒泪”?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