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

——[元] 邓牧 《吏道》(节选)

注:①并缘:相互依附勾结。②二帝三王:尧舜禹汤等上古明君。③仆:消灭。

【小题1】文章第一段中说“为吏者常出不得已”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全部批评后世吏道黑暗现状的一组是(  )
①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②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
③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
④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
⑤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⑥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远古时代的圣明君主任用官吏必须要德才兼备。
B.作者认为官吏对百姓的疯狂掠夺是国家出现动乱的根源。
C.作者用激烈的言辞批判了官吏依仗权势,戕害百姓的恶行。
D.作者认为官吏作恶是上天不仁,表现了对现状的悲观无奈。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题5】简析对比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1:15: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薛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小题1】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B.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指冠礼,古人二十岁(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B.殿试, 科举考试的最高一段,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又称廷试。
C.丁母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D.表,“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小就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说儿子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我也能像范母一样。
B.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遇到水灾,他身先士卒,发动城里的富人和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现状,相谈甚欢。
D.苏轼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词学成就被王灼褒奖,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2) 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 岂可以常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