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①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②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③,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
——[元] 邓牧 《吏道》(节选)
注:①并缘:相互依附勾结。②二帝三王:尧舜禹汤等上古明君。③仆:消灭。
【小题1】文章第一段中说“为吏者常出不得已”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A.①②⑤ |
B.②③⑥ |
C.③④⑥ |
D.②④⑤ |
A.作者认为远古时代的圣明君主任用官吏必须要德才兼备。 |
B.作者认为官吏对百姓的疯狂掠夺是国家出现动乱的根源。 |
C.作者用激烈的言辞批判了官吏依仗权势,戕害百姓的恶行。 |
D.作者认为官吏作恶是上天不仁,表现了对现状的悲观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