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也。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与高祖相结托,分义甚深。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携家口南奔肆州,为尔朱荣所礼遇。荣以子如明辩,能说时事,数遣奉使诣阙,多称旨,孝庄帝亦接待焉。葛荣之乱,相州孤危,荣遣子如间行入邺,助加防守。葛荣平,进爵为侯。元颢入洛,人情离阻,以子如曾守邺城,颇有恩信,乃令行相州事。颢平,征为金紫光禄大夫。

尔朱荣之诛,子如知有变,自宫内突出。至荣宅,弃家随荣妻子与尔朱世隆等走出京城。世隆便欲还北,子如日:“若必走北,即恐变故随起,不如分兵守河桥,回军向京,出其不意,或可离溃。假不如心,犹足示有余力,使天下观听,惧我威强。”于是世隆还逼京城。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知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天平初年,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朝政,甚见信重。高祖镇晋阳,子如时往谒见,待之甚厚,并坐同食,从旦达暮,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

子如性滑稽,不治检裁,言戏秽亵,识者非之。而事姊有礼,抚诸兄子慈笃,当时名士并加钦爱,世以此称之。然素无鲠正,不能平心处物。世宗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俱被任用。世宗,暹等赴晋阳。子如乃启显祖,言其罪恶,仍劝诛之。其后子如以马度关,为有司所奏。显祖引子如数让之,因此免宜。久之,犹以先帝之旧,拜太尉。齐天保三年十二月廿五日,以疾薨于邺城,时年六十四,曰文明。

(节选自《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小题1】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B.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C.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D.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昌,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
B.黄门郎,又称黄门侍郎,为供职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命。
C.崩,古代帝王、王后、侯王的死叫“崩”,大夫的死叫“卒”,士的死叫“不禄”。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子如能言善辩,擅于分析形势。他能说会道,多次被尔朱荣派去京城禀报情况;尔朱世隆逃出京城后想北归,他分析北归与回京两种情况,劝服他率兵攻击京城。
B.司马子如重情重义,不顾个人安危。他曾投靠尔朱荣并受到重用,在尔朱荣被诛杀时,他从宫中直接奔到尔朱荣家,抛弃自己的家带着尔朱荣的妻子儿女等人逃出京城。
C.司马子如喜好交游,高祖待他深厚。他喜欢和豪杰结交,和高祖情分匪浅;高祖镇守晋阳时,他前去投靠,和高祖一起吃饭,整日长谈,受到了高祖的礼遇。
D.司马子如言行放诞,非常照顾家人。他生性善辩,行事不加以检点节制,受到人们的指责:但他侍奉姐姐、教养子侄都十分尽心,当时名流和世人因此称赞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葛荣之乱,相州孤危,荣遣子如间行入邺,助加防守。
(2)其后子如以马度关,为有司所奏。显祖引子如数让之,因此免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3 10:0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卬,字云驹。少机悟,关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属文,甚为河间邢邵所赏。邵又与印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曰:“吾以御老蚌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主)可乎?”由是名誉日高,儒雅搢绅,尤所推许。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历文襄大将军主薄,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以本职兼太子洗马。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卬每兼官燕接,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以敏速见美

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卬母魏上庸公主,初封蓝田,高明妇人也,甚有志操。卬昆季六人,并主所生。故邢邵常谓人云:“蓝田生玉,固不虚矣。”主教训诸子,皆禀义方。虽创巨痛深,出于天性,然动依礼度,亦母氏之训焉。卬兄弟相率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朝廷深所嗟尚。服竟当袭,不忍嗣候。

天保初,常山王荐卬器干,文宣面授给事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上洛王思宗为清都尹,辟为邑中正,食贝丘县干。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笃,顿昧伏枕。又感风疾。第五弟搏遇疾临终,谓其兄弟曰:“大兄虺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家人至于祖载,方始告之。卬闻而悲痛,一恸便绝,年四十八。卬自在朝,笃慎固密,不说人短,不伐已长,言论清远,有人伦鉴裁,朝野甚悲惜之。赠卫将军、青州刺史,谥日文。所著文章十四卷,行于世。齐之效庙诸歌,多印所制。子乂嗣,袭爵始平候。

(选自《北齐书.陆印传》)

注群拜纪,即“纪群之交”。纪、群皆为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B.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C.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D.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搢绅,“绅”是指士大夫腰间束的大带。“搢神”是把笏板插在大带间,后成为士大夫的代称。
B.蓝田,地名。此地盛产美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许多古籍中都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
C.昆季,弟兄。幼为昆,长为季。我国古代常用“昆季”“昆仲”“昆玉”:“手足”等来指称兄弟。
D.袭爵,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一般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其原有爵位,其他继承人则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卬聪明好学,受到推崇。他对“五经”大多能通晓大义,善于写文章,不仅被邢邵赏识,当时的很多懦者与官员也很推崇他。
B.陆卬遭受母丧,忧伤过度。母亲逝世时,陆印哀伤过度,十分憔悴,几乎不能承受丧事,病势极其沉重,困顿昏迷伏于枕上。
C.陆卬性格慈爱,重兄弟情。他的第五个弟弟陆搏病死,家人立即将消息告诉他,他听说后悲伤得不能自己,以至于哀痛而死。
D.陆卬为人宽厚,谨言慎行。他在朝中严谨小心,不说人家的短处,不夸耀自己的长处,言谈清明高远,死后朝野之人都很悲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以敏速见美。
(2)卬兄弟相率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朝廷深所嗟尚。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
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韶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
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司徒韩轨等曰:“吾每与段孝先论兵,殊有英略。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
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竟以疾薨,谥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朱外天下 贼:窃取
B.实无孝先 出:超出,超过
C.以子城未 克:攻破
D.倾朝野  望:名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中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见文中划线处)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英才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紬(chóu,丝织品)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慎,多言可畏,譬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然。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其本乡也,时人之。 荣:认为……荣耀。
B.府省为奏,敕许之   报: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其风鉴 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然   间:嫌隙,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聿修独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一日之赠,率不思   ②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C.①瓜田李下,古人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知也
D.①多言可畏,譬防川。 ②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2)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3)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玮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日:“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

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改)

注①燎:祭祀的名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B.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C.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D.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D.从,指堂房亲属,如“从兄”就是指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愔幼时恬淡文静,从未做过顽皮的事,看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一动不动,此举受到叔父赞扬。
B.杨愔有治国之才,皇帝委以重任,他执掌国家机密大政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他思想上从没有反应迟钝的时候。
C.杨愔有智慧有谋略,因害怕郭秀陷害自己,便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扔进水中假装投水自尽,然后改变姓名,隐居起来。
D.杨愔重义轻利,任职期间没有凭私人之交办过事,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分给族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
(2)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曰韦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

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B.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C.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D.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诗》:儒家典籍,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六义”。
C.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群季俊秀”的“季”就是指弟弟。
D.端揆: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与“揆席”义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愔少时不善言说,性情沉稳恬淡。他不爱玩耍嬉戏,读书涉猎广泛;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却安坐一旁,此举受到叔父的赞扬。
B.杨愔儒可作文,武能打仗。他为神武皇帝作祭天文;霸业刚建之时,各种文书教令都由他起草;韩陵之战中,他总是冲锋在前。
C.杨愔行事机敏,有智有谋。曾假装吐血且说不了话让葛荣信以为真,成功拒绝葛荣;又在逃亡途中将衣帽扔在水边作出投水自尽的样子来保全自己。
D.杨愔公私分明,重义轻利。他居掌高位期间,断绝了和所有朋友的往来;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分给族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
(2)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