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日:“彼众我寡,其若之何?”答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等曰:“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河清二年十二月,周武帝遣将率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锋,从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诸将皆欲逆击之。韶曰:“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而交战,大破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竟以疾薨,谥曰忠武。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天”,旧时常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李密《陈情表》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即是此意。
B.“县男”是爵名,“正五品日县子,从五品日县男”,唐代开始设置,明代废止。
C.“薨”是指古代称诸侯或有职位的大官死去。古代表示死亡的词语很多,例如“失恃”指死了父亲,“失怙”指死了母亲。
D.“忠武”是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诸葛亮被谥曰“忠武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文段一、文段二、文段三、文段四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段一
(1)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文段二
(2)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5分)
文段三
(3)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
文段四
(4)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07 12:0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亦愿留意。”元贞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

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天统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射声校尉,四散骑常侍。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恤寡,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纮好著述,作《鉴诫》二十四篇,颇有文义。

(选自《北齐书·王纮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防未  萌:发生
B.颇为显祖所待 知:重视
C.长夜荒饮不 寤:睡觉
D.愚嘉善    矜:同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职级不同,“死”的称谓不同,古代称帝王或皇后、皇太后的死为驾崩。文中“世宗暴崩”指世宗遇害突然去世。
B.男: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进行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爵。文中“赐爵平春县男”指王纮因功获得较低的男爵。
C.迁:古代称官职变动,一般用于升职,也可用于降职或者流放。文中“四迁散骑常侍”指王纮四次升任官至散骑常侍。
D.孤:古代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用于帝王自称。文中“爱孤恤寡”指热爱抚恤幼而丧父和夫死未嫁之人。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
(2)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
【小题4】王纮的进言体现了他的哪些军事思想?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末,从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时在行间,光驰马射中之,因擒于阵,光时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为都督。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当时传号落雕都督。

晋州东有周天柱,新安,牛头三戍,招引亡叛,屡为寇窃。天保七年,光率步骑五千袭破之,又大破周仪同王敬俊等,获口五百余人,杂畜千余头而还。武平二年,周遣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成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光以为军人多有勋功,未得慰劳,若即便散,恩泽不施,乃密通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公。

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常种,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由是穆积怨。

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谣言。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后,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尽灭其族。光性少言刚急,严于御下,治兵督众,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后入邺,追赠上柱国、崇国。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

(节选自《北齐书·斛律光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B.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C.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D.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北朝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建都邺,史称“东魏”。
B.文帝,天保,世宗,分别是谥号,年号和庙号,而这三者都是皇帝专有。
C.庶女,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侧室所生女子;正妻、继室所生子女为“嫡出”。
D.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五等爵位指公、侯、伯、子、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律光箭艺高超。斛律光十七岁时,阵前箭射莫者晖,又陪同世宗在洹桥打猎,引弓射雕,正中其脖颈,得到高祖和世宗的称赞。
B.斛律光英勇善战。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成所多次侵扰齐境,斛律光率五千步骑偷袭击败了他们,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
C.斛律光抗令不从。在攻克北周建安等四处城成后,他没有遵命将士兵解散,而是希望朝廷慰劳有功之人,皇帝不得已为之。
D.斛律光遭冤被杀。北周将军韦孝宽忌恨斛律光的英勇,就散布他要造反的谣言,恰好北齐皇帝对斛律光起了疑心,就设计杀死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田常种,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
(2)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
【小题5】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斛律光的英武勇敢?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
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竞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佘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
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B.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C.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D.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息:息指利息,出息是出利息的意思。此处特指放债。
B.致事:正常退休称“致仕”,因事犯罪被免职称“致事”。
C.纲纪:汉魏、两晋时对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
D.淮禁:北齐时,禁止商贩渡淮水到南方进行贸易,称为淮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琼不汲汲于做官。他认为,设置备职要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是人来要求做官。由此获得了曹芝的赏识,踏入仕途。
B.苏琼精于审案。他帮助县民魏双成找到了真正的盗牛贼,百姓很信赖他,连邻郡的富豪也将自身财物寄置于他治理的界内。
C.苏琼尊老敬贤。道研是济州的最高僧官,苏琼每次见到他就向他请教佛教教义,态度十分恭敬;八十岁的赵颍送他一对新瓜,他也破例收下了。
D.苏琼一心为民。在帮助百姓渡过饥荒时,他宁愿牺牲自身;在面对不合理的制度时,他上表请求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了两岸人民。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见文中画横线处)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目文,完成各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赛,其若之何?”答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兆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等曰:“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河清二年十二月,周武帝遣将率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搔,从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诸将咸欲逆击之。韶曰:“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而交战,大破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竟以疾,谥曰忠武。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憤,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曰,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天”,旧时常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李密《陈情表》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即是此意。
B.“县男”是爵名,晋代伯子男皆封以县,称县伯、县子、县男。其后,历代多沿置,明代废止。
C.“薨”是指古代称诸侯或有职位的大官死去。古代表示死亡的词语很多,例如“失恃”指死了父亲,“失怙”指死了母亲。
D.“忠武”是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诸葛亮被谥曰“忠武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韶颇有战賂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
(2)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